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乡镇人大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监督的问题、决定的事项大多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乡镇代表与基层群众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这决定了乡镇人大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2015年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X〕XX号),就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提高县乡人大工作水平作出了决策部署。在此基础上,XX省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修订《XX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乡镇人大在上级人大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履行监督职能,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等方面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在制度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 一、加强完善乡镇人大制度建设 乡镇人大作为我国五级人大的最基层,是人大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基础环节,加强完善乡镇人大制度势在必行。 (一)把准人大主席职责分工,促使乡镇人大主席认真履职。乡镇人大存在一个普遍现象是人大主席都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管了政府工作,如城镇建设、农业、交通、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等,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自己分管的政府工作,严重挤占了人大本职工作的时间,“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很难履行好乡镇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职责。乡镇党委要从制度上解决乡镇人大主席分管过多的政府工作的问题,由党委行文明确乡镇人大主席的分工和职责任务,保证其主要时间和精力抓人大工作,让人大主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代表活动,开展执法检查,对政府专项工作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以及筹备人代会等本职工作上,有利于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与支持,使乡镇人大主席在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