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要改进文风,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如何理解文章的“短、实、新”,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何谓“短” “短”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短文难以作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从形式上讲,可以通过篇幅或字数来限定。比如,国办规定,国务院普发类文件不超过5000字,国办普发类文件不超过4000字。但从内容上看,也不能千篇一律,形式还要服从内容。提出“短”这一要求,出发点还是希望尽量减去那些不必要的文字,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多讲真话、实话、管用的话,使大家从文件、材料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抓实干。短文的好处就是:开门见山,意图明了;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字字珠玑,沁人心脾。正因为如此,短文并不好写,它需要在充分了解形势背景、理论政策、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意图和情感进行总结、提练、延伸和升华,最后渗入字里行间。作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写短文需要经久的学习、思考与磨练。笔者认为,不妨从写“信息”开始,能够用心对待每一篇“信息”,长此以往,就能成就好文章。 二、何谓“实” 文章要“实”,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真实、务实、朴实。“真实”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事情的真实面貌,不走样,不夸大、不粉饰;数字要精确,不能弄虚作假,含有水份;判断要科学,不能违反规律、脱离实际。“务实”就是要紧密联系周边的人和事,用实事说话,不能照抄照搬;要言之有物,摒弃空话、套话;要主次分明,不蔓不枝,重点部分施以浓墨,次要部分一笔带过;要量力而行,不能贪大求全,好高鹜远。“朴实”一方面指语言要简洁平实,少用生僻字,少用有歧义的词语,深入而不深奥,浅出而不浅薄,要让人读起来或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