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山西大学各学院30名学生为样本,从性格、家庭、学校、社交4个维度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分析,初步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迷恋上网的原因。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在网上得到各种资讯,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享受网上视听娱乐。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学生把上网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是为了娱乐,例如:打网络游戏、聊天等。在网络逐步普及的今天,大学生上网已成为一种风气,他们把上网作为最主要的休闲活动,有些人甚至为此放弃学业,一头扎入这个虚拟世界之中。大学生这种过度沉迷网络,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因此,大学生网瘾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就“导致大学生沉迷网扩的因素”这个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调查,从而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寻求其解决方法,促进大学生适度上网、文明上网、和谐上网。  
二.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21世纪是网络的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网络的使用也已经达到普及的程度。网络在借给人们巨大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网络沉迷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不变存在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于青年大学生,它的腐蚀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为准确把握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探究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社会及心理成因。我通过对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的30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希望能够了解探求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进而引起广大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重视,让同学们明白网络的利害,做到趋利避害,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发放30份问卷,回收30份,并对所有调查问卷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28 93.3 93.3 93.3
否 2 6.7 6.7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我发放的30份问卷中,有28名同学表示自己很喜欢上网,所以,对沉迷网络的原因分析是具有代表性的。

性格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18 60.0 60.0 60.0
否 12 40.0 40.0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1.429a 1 .232
连续校正b .201 1 .654
似然比 2.138 1 .144
Fisher 的精确检验 .503 .352
线性和线性组合 1.381 1 .240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80。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218 .232
Cramer 的 V .218 .232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18 .081 -1.183 .247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218 .081 -1.183 .247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显著水平为2.32%,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在30份问卷中,有18名同学表示他们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占60%。超过半数。说明喜欢上网的孩子性格内向的可能性比较大。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渴望得到关心和关注

渴望得到关心和关注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25 83.3 83.3 83.3
否 5 16.7 16.7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1.714a 1 .190
连续校正b .107 1 .743
似然比 1.295 1 .255
Fisher 的精确检验 .310 .310
线性和线性组合 1.657 1 .198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3 单元格(75.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33。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239 .190
Cramer 的 V .239 .190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39 .246 1.303 .203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239 .246 1.303 .203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1.9%,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25个同学都表示自己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关心和关注的,占了83.3%,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有些自卑不善与人交流
有些自卑不善与人交流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18 60.0 60.0 60.0
否 12 40.0 40.0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1.429a 1 .232
连续校正b .201 1 .654
似然比 2.138 1 .144
Fisher 的精确检验 .503 .352
线性和线性组合 1.381 1 .240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80。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218 .232
Cramer 的 V .218 .232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18 .081 -1.183 .247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218 .081 -1.183 .247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2.32%和2.18%,都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18个同学表示自己有些自卑不善于与人交流,占大多数。

通过上边这些统计知道,喜欢上网的孩子大多数性格内向,且有些自卑不善于与人交流,但是却在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关注的。这就形成了矛盾。性格内向导致在现实中获得的关心与关爱不足,就促使他们去网络上寻找。有位学生告诉我她心情不好时,常常上网发帖子,招来了许多共鸣者,大家发发牢骚,还相互安慰一番。久而久之,他也觉得自己对网友依赖过度,虽然知道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靠网络是解决不了的,但不知道怎么面对面地与他人交流沟通,释疑解惑。

家庭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有完整的家庭
有完整的家庭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25 83.3 83.3 83.3
否 5 16.7 16.7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429a 1 .513
连续校正b .000 1 1.000
似然比 .757 1 .384
Fisher 的精确检验 1.000 .690
线性和线性组合 .414 1 .520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3 单元格(75.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33。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120 .513
Cramer 的 V .120 .513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120 .050 -.637 .529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120 .050 -.637 .529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5.13%,大于了5%,所以结果不真实,也不可以推论到总体。所以,沉迷网络和家庭是否完整其实关系不大。我本来以为是家庭不完整会给孩子心理造成阴影,对沉迷网络有一定影响。但是实际看来影响不大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小时候经常与父母出去旅游
小时候经常与父母出去旅游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7 23.3 23.3 23.3
否 23 76.7 76.7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652a 1 .419
连续校正b .000 1 1.000
似然比 1.106 1 .293
Fisher 的精确检验 1.000 .582
线性和线性组合 .630 1 .427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47。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147 .419
Cramer 的 V .147 .419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147 .058 .789 .437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147 .058 .789 .437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4.19%和1.47%,都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23个同学说小时候不经常与父母出去旅游。占76.7%,占了大多数。也就是说与父母接触的并不多,交流互动都不多,也不经常出去旅游接触外面的人。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喜欢上网的孩子,大多从小与父母相处的童年并不多,得到家长的爱和关注比较少,亲情冷漠。就关注网络比较多了。最开始成绩各方面可能还不错,但天天就想着没事看看网页,没心思学习,成绩慢慢自然而然就不好了,成绩不好了父母就不高兴了,爸怪妈不管,妈怪爸不管。这可能是导致沉迷网络的家庭因素。

学校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经常受到老师的赞扬
经常受到老师的赞扬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12 40.0 40.0 40.0
否 18 60.0 60.0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1.429a 1 .232
连续校正b .201 1 .654
似然比 2.138 1 .144
Fisher 的精确检验 .503 .352
线性和线性组合 1.381 1 .240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80。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218 .232
Cramer 的 V .218 .232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18 .081 1.183 .247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218 .081 1.183 .247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2.32%和2.18%,都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18个同学表示不经常受到老师的赞扬。占60%,占了大多数。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有一技之长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或演出
有一技之长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或演出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13 43.3 43.3 43.3
否 17 56.7 56.7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1.639a 1 .201
连续校正b .293 1 .588
似然比 2.381 1 .123
Fisher 的精确检验 .492 .313
线性和线性组合 1.584 1 .208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87。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234 .201
Cramer 的 V .234 .201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34 .086 1.272 .214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234 .086 1.272 .214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2.32%和2.18%,都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18个同学表示不经常受到老师的赞扬。占60%,占了大多数。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学习成绩较好


学习成绩较好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11 36.7 36.7 36.7
否 19 63.3 63.3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1.241a 1 .265
连续校正b .126 1 .723
似然比 1.909 1 .167
Fisher 的精确检验 .520 .393
线性和线性组合 1.199 1 .273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73。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203 .265
Cramer 的 V .203 .265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03 .077 1.099 .281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203 .077 1.099 .281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2.65%,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19个同学表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占63.3%,占了大多数。

通过以上几个统计。可以看出喜欢上网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在学校也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自身也没有一技之长让自己在同学们脱颖而出。这样平凡的自己可以在现实中找不到充分的存在感和自豪感,一旦在网络中得到认可和赞扬,自己的一些优点被他人认可,就容易对网络产生好感和依赖。
或者可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压力太大,于是在网络中寻找一个理想的世界,或借助网络发泄不满,网络游戏所营造的虚拟世界等,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通过在网络互动游戏中作出骄人的成绩而获得别人的尊重,满足自己特定的心理需要对于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相比较。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由于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影响,普遍存在价值可塑,意志脆弱,缺乏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思想准备等不足。当遇到学业,竞争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和谐或生活不顺利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精神压抑,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而难以解决。因此一部分学生就将网络作为自己的避风港,逃避生活,以非正常化的方式宣泄和表达。
作为学生,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因而,老师充当着我们的主要监护人的角色,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从统计数据来看,仍有不少同学缺少老师的关爱。所以我们呼吁老师应该多关系学生,要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不会让学生因为受到忽视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通过网络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平。


人际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周围的朋友大多性格开朗

周围的朋友大多性格开朗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24 80.0 80.0 80.0
否 6 20.0 20.0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8.571a 1 .003
连续校正b 4.051 1 .044
似然比 7.058 1 .008
Fisher 的精确检验 .034 .034
线性和线性组合 8.286 1 .004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40。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535 .003
Cramer 的 V .535 .003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535 .166 3.347 .002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535 .166 3.347 .002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0.03%,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24个个同学表示的朋友大多性格开朗。占80%,占了大多数。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不知道怎么结交新朋友

不知道怎么结交新朋友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22 73.3 73.3 73.3
否 8 26.7 26.7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779a 1 .377
连续校正b .003 1 .956
似然比 1.292 1 .256
Fisher 的精确检验 1.000 .531
线性和线性组合 .753 1 .385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53。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161 .377
Cramer 的 V .161 .377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161 .063 -.864 .395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161 .063 -.864 .395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3.77%和1.16%,都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22个个同学表示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占73.3%,占了大多数。

闲暇时很喜欢上网 * 觉得现实生活很无趣去很多事缺少激情
觉得现实生活很无趣去很多事缺少激情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是 19 63.3 63.3 63.3
否 11 36.7 36.7 100.0
合计 30 100.0 100.0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精确 Sig.(双侧) 精确 Sig.(单侧)
Pearson 卡方 1.241a 1 .265
连续校正b .126 1 .723
似然比 1.909 1 .167
Fisher 的精确检验 .520 .393
线性和线性组合 1.199 1 .273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2 单元格(50.0%)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73。
b. 仅对 2x2 表计算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203 .265
Cramer 的 V .203 .265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03 .077 -1.099 .281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203 .077 -1.099 .281c
有效案例中的 N 30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显著水平为2.65%和2.03%,都小于5%,所以结论真实且可以推论到总体。30个同学中,有19个同学表示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占63.3%,占了大多数。

通过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喜欢上网的孩子,大多数都不知道怎么去结交新朋友,而且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性格开朗,而且普遍感到现实生活很无趣对很多事缺少激情。通过最上边的性格统计,可以知道,喜欢上网的孩子大多都性格比较内向,而周围的朋友大多性格比较开朗,这就可能导致他们融不进去周围的朋友中,但是每个人都是需要朋友的,这就使他们去网络中寻找友情。网络上与他人传递信息方便、快捷,具有隐蔽性和趣味性。当大学生千山万水,背负希望来到校园时,一些没有办法融入新环境的学生就会寄托情感于旧时的好友。而网络凭借着其方便快捷又成本低廉的主打优势无疑在各种通讯方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网络上可以向旧时好友,甚至是不认识的网友倾吐现实中的不满,在网络这样一个可以看不到表情,听不见声音的地方,人们可以卸下伪装,放松戒备,成为心中结交朋友的圣地,而且在这里人们的约束力下降,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求新,求变的心理。正因为如此,有些学生忽视了现实中的同伴,以至于成为现实和网络之间的“双重人格”的人,这是很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的。
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或者觉得无趣,就会不经意间去网络中寻找。而且中学时代的紧张与压力和进入大学后的宽松学习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高考前紧张,高考后放松”,在人们传统的想法中,高考似乎是一个由地狱跨入天堂的槛,被调查的许多学生中都认为上了大学应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这些同学中,又有不少同学由于高考前被限制上网,如今每天沉浸其中弥补之前失去的上网时间。这种“补偿心理”造成了大学生上了大学后无法自持,沉迷网络。同时大学生因为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群的一种状态,不少同学甚至只是盲目从众,觉得其他同学都在玩,产生了不加人游戏队伍就是“赶不上时代”的错误想法,或是对于新开发的游戏感觉新鲜好玩,之后便沉迷其中。
许多内向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单纯的状态。但是随着高校与社会的日益密切,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也深入到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心态有增长的趋势。大学生一旦不能面对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使得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实思想,容易产生一种难以排解的孤独感,但这种不良心理产生时,网络就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最终迷上了网络。


四、小结与结论
   我从上述性格、家庭、学校、交际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因素。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这四个方面都对大学生沉迷网络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学校老师应该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重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并给予赞扬,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家庭中父母应该多和孩子谈心,多带孩子出去接触外界的人和事,给孩子一个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这样孩子就能够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愿意交朋友,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乐趣。这样,就不会把过多的经历投入到网络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仅调查了山西大学三个学院的30名同学。因此,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概括性显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即便如此,这一结果仍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大概因素,并对此作出对策。<\/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