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摘要:随着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将成为我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老年人和残疾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需求以及如何从园林规划设计的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而给予老年人及残疾人更多的关爱及满足他们对生活的基本需求,从而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主题。
关键词:园林规划  人文关怀  老龄化

1. 园林设计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1.1 人口老龄化
  通常,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联合国传统标准),或65岁以上的人口达总人口7%(新标准),就是“老龄化社会”,据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生育率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持续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问题伴随着经济的高度快速发展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建设福利城市得到社会的积极响应,很多城市建设工作者对城市问题的深刻反思,认识到必须要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被提升到重要地位,很多居民感受到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与人交往的乐趣也从美好的社区环境中体会到了。但是目前园林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及残疾人的使用需求。为积极响应十八大的号召,本文介绍了园林规划设计中满足老年人及残疾人士的需求,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1.2 老年人和残疾人士对园林环境的特殊需求
  1)在身体条件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士的身体感官衰退、体力弱、反应迟缓、身体平衡能力下降等;
  2)由于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生活上和医疗上的照顾及护理需要从家庭及社会上获取,心理存在着强烈的依存需要。需要花长时间来适应新事物,且缺乏对各种状况的应变能力。然而他们依然需要别人的重视及尊重,希望能够独立自主。
  3)转变社会生活角色。特别是老年人家庭经济地位由主导地位向辅助地位变化,日常时间由繁忙的工作变得充裕的闲暇时间。而老年人及残疾人士社交圈子普遍较小,甚至只限制在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这些因素都会引起他们心理压力及情绪的波动,甚至有可能出现强烈的失落感,从而使老年人及残疾人士的心理变得孤独、自卑、急躁和抑郁。所以一定要让老年人及残疾人士走出居所,扩大活动范围,多点参加团体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能够与人交流、锻炼身体,从而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2. 园林规划中的人文关怀的可行性
 2.1 无障碍设计的强制实施
  联合国组织1974年提出无障碍设计(barrier free design)这个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它在建设和改造环境中运用现代技术,给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及安全空间,从而创造一个“平等、参考”的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方便盲人行走在城市道路修建了盲道,缘石坡道的修建则是方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大型公共建筑修建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坡道和方便老年人及残疾人利用如扶手、轮椅位、洗手间、电梯等方便使用的无障碍设施。但总体来说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都普通落后,所以为了促进我国无设施的建设及增进社会对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关怀于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2.2 通用设计的提倡
  到目前为止,轮椅使用者为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对象,而对视觉障碍者只采取一些关爱的手段而已,而且,如果在规划设计中采取措施对各类残疾人进行个别对待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为跨越这个问题的界限,使设计使用方便及使空间功能具有魅力,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要尽最大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通用设计”应运而生。通用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把所有人都看成是程度不同的能力障碍者,设计能够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使用产品和建筑等。通用设计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得到很多设计师的认同,并在实践中得到逐步应用。
3. 园林规划设计中实现人文关怀
 3.1 园林空间
  3.1.1 无障碍
  在园林环境里面不能存在对老年人或残疾人构成障碍及危险的障碍物。由于他们受身体机理条件的限制,比正常人的行为范围小,一些设施对正常人来说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对于老年人及残疾人或许就成为障碍,让他们不能与周围环境顺畅沟通,从而出现自卑心理。所以,园林设计要处处为老弱病残着想,设计一些让弱势群体无障碍使用的设施,通用设计的理念也要求设施也能满足其他使用者的需求。
  3.1.2 易识别
  园林环境里面的标识要容易识别。因为老年人和残疾人会因为标识的缺乏而出现不能预知危险及方向的困难。因此园林规划设计的标识必须鲜艳醒目,还尽可能可以让他们通过听觉、触觉等手段进行标识识别,避免发生危险。
  3.1.3 易到达
  设计者要考虑到老年人及残疾人的行动不便,需要设计一条无障碍通道,让他们能够通畅顺利地到达每一个园林空间。
  3.1.4 可聚集
  园林设计要考虑营造良好的交往空间。老年人和残疾人常在家中独处,非常渴望能够走出家门与人交流消除孤独感及抑郁感。因此设计工作者要创造方便交往的可停留空间。
 3.2 道路系统
  3.2.1 道路
  园林道路尽量避免凸凹不平,尽可能平坦,对道路进行防滑措施,进行无障碍设计。道路标识能够明显,并且照明设备良好,避免在交叉路口拐弯处出现死角,尽量保持圆滑。通道及凉亭的设施平面要平坦防滑;要在有高度差的地方设置扶手及轮椅直行坡;坡道、小游园和儿童游乐场所要设置提示盲道(如图1),其通道也要符合轮椅通行的要求。
  图1 某公园提示盲道(略)
  3.2.2 坡道与台阶
  坡道的设置保证老年人、残疾人垂直移动,克服地面高度差,而坡度要防滑及平缓,超过10米的坡长要每隔10米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建设宽度为30至35厘米的台阶路面及高度为10至16厘米的踢面,幅宽至少1米,踏面要采用防滑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在坡道及台阶的起终点和转弯的地方设置水平休息平台、扶手及夜间照明设备。一定要避免出现小沟、缝隙等容易卡住轮椅车轮及小脚轮的情况,保证轮椅安全顺畅通行。
 3.3 园林建筑和小品
  园林建筑和小品的位置布置要合理,标志也明显,色彩能够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同时也要使轮椅尽可能方便接近及使用。设计公厕入口、厕位和通道等都要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下图2是轮椅停留位置设置在休息座椅旁。
  图2 在休息座椅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略)
 3.4 标识
  标识设计要从老年人及残疾人生理特点如读字能力、方向感觉和视力等障碍进行考虑,通过统一文字、声音及样式,能够让他们易于看懂,满足他们的需求,体现出对人性的关爱。
  3.4.1 老年人
  老年人对环境标识特点有以下两方面:首先,老年人的视觉衰退,同样的距离看字,老年人对字体的要求要比年青人的大2倍;其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高度缩小,同时思考失去灵活性,对环境信号的反应比较迟缓。因此在园林规划中需要放大标识字体,使标识文字与背景的对比度增加,或者对各种设施、活动等采用通用性的图标标识,增强老年人对各种标识的使用效果。
  3.4.2 各种各样的残疾人
  1)轮椅使用者。其视线比正常人要低,最好在离地面1.1至1.2米的位置设置标识,使之容易看清,避免轮椅使用者的视线受到行人及物体阻挡。
  2)视觉障碍者。园林标识对于弱视者要尽量放大字体、调教好光的对比度;对视野狭窄的人要运用连续的引导线;视野欠缺的人要对标识尽量放大,降低他们从环境中找出标识的难度。园林标识如公厕、扶手、指示牌等为方便盲人也要适当增加盲文。
 3.5绿化
  老年人及残疾人由于常在家中独处,他们实际上比正常人更需要阳光、自然和绿地。所以在尽量扩大园林环境的绿化面积,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要,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3.5.1 植物选择
  首先对于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要避免种植,防止出现通过障碍;其次,避免种植长势不好的植物,防止老年人及残疾人触景生情;再次,避免种植出现飞絮和容易引起呼吸过敏的植物,因为很多老年人的身体衰弱,呼吸系统敏感。同时避免种植容易发生虫害或带毒有刺的植物。
  3.5.2 植物配置
  结合环境因地制宜,通过对花卉、草地、乔灌木的合理搭配栽种并与园林小品相映成趣,给老年人及残疾人更多视觉上的享受,使他们能够心情愉悦,向往美好生活。
4.结束语
  园林规划设计要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正常参加社会活动营造无障碍环境做出重要贡献,坚持“以人为本”,落实通用设计理念,将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园林规划建设过程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邓少林.试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人文关怀。山西建筑[J].2010.7(19).
[2]龚德慧.城市中的人文关怀—武汉市中山公园景观设计分析.艺术百家[J].200(2).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