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强化督查督办 推动工作落实
——某大学党委书记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专题讨论上的发言

  督查督办是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保持政令畅通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队伍执行力建设的有效手段。自2012年以来,我校建立了督查督办机构,实施了督查督办机制,通过多年的持续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督查督办工作体系,切实推动了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打好“三个基础”,确保督查督办的长效性
  1、完善工作机制。2012年,学校党委在党政办成立督办科,专门负责全校的督查督办统筹协调和执行落实;2018年,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成立党委巡察督查办公室,实现了督查督办与巡察的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督查督办工作由1名副校级领导分管,明确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全校统筹、逐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2、健全督办制度。制定了《某大学督办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督查督办工作的对象、任务、方式、考核以及结果运用等提出明确要求,形成了督查督办工作的具体规范。将督查督办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工作实效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管理目标,作为处级干部、管理人员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形成了“人人重落实、层层抓督办”的整体氛围。
  3、建立稳定队伍。学校巡察督查办安排专人负责督查督办管理工作;建立了由机关党委、直属单位党委、校纪委办公室、人事处、工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工作队伍;各二级单位均安排1名联络员,既负责上传下达,又负责本单位的督查督办落实,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督查工作队伍。
  二、突出“三个关键”,增强督查督办的精准性
  1、实施清单管理。将各督查事项进行内容梳理,制定细化、详实的任务清单,依据管理职能分解到分管校领导和相关单位。涉及单一职能部门的事项,由相应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事项,由校领导负责统筹协调,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任务清晰、职责明确、要求具体的清单管理制度。
  2、完善责任体系。建立从校领导→二级单位负责人→具体执行人的分级责任体系,各二级单位根据分解的任务,落实“定人员、定责任、定进度、定要求”的“四定”模式。学校巡察督查办采用现场调研、集中汇报、考核问效等方式对各单位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并及时向党委汇报。对工作落实不力、任务完成不好、群众反映负面的,采取责任追究制度。
  3、强化整改落实。建立了《督查简报》制度、督查工作台账和重要事项挂图作战模式,及时反馈各项督查督办事项的进展和成效,深入开展督办情况问题分析。对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显著的,向责任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实施限时整改;对重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再督查”,确保问题解决到位。
  三、建设“三个载体”,提升督查督办的时效性
  1、构建网络平台。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和办公系统,即时公布督办事项、工作任务、完成时限,明确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及其负责人。通过网上设定流程,系统自动运转,环环相扣,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督办不利和耽误。
  2、印发《督办简报》。每月印发一期《督办简报》,对学校开展常规督查、重点督查、专项督查的情况进行及时通报,重点反馈各单位督办事项的落实情况和主要问题。如2016年先后4次对78个申博工程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督办,刊发申博专题《督办简报》10期,有力推动了申博任务的落实。
  3、打造工作载体。以分党委为单位,组建了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两大工作群成为学校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工程督查任务分配与落实、督查情况通报与公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学校组建了机关作风建设督导团,通过两大工作群每天发布各部门工作作风建设情况,实现了督查督办与作风建设的同频共振。
  四、主要体会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督查督办,建立了健全机制,出台了务实措施,打造了坚实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对高校的督查督办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深化认识是基础。做好督查督办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学院、各级领导干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因此,必须通过会议、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全校上下高度重视督查督办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强化思想共识,以此形成坚实的人心基础和强大的工作合力。
  2、党委重视是关键。督查督办是提高现代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学校发展大局的系统性、全局性工作,要确保各执行主体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部署、全校上下联动。只有党委高度重视,才能在机制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建设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和联动效应。
  3、加强落实是根本。督查督办目的在于强化执行力建设,根本落脚点就是要突出一个“实”字,不能搞形式、走过场,也不能简单停留在会议布置、文件要求。因此,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制度、实实在在的队伍、实实在在的措施,特别要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分工具体、考核有效、奖罚分明,只有发扬“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才能真正将工作一抓到底,将问题整改到位。

加强议题法治审查 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某大学校长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专题讨论上的发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高校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培养摇篮,作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理应成为依法治校、依法治国的引领标杆。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依法办学、依法治校,长期坚持严格执行办学章程、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特别注重决策的方向性、科学性与合法性,通过成立政策法规室,以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以下称党政会议)重大决策议题的政策法律审查为重点,有效控制学校决策的政策法律风险,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一、严格议题选定程序
  学校规定,党政会议议题的选定必须经过部门呈报、集中初审、领导审核三个基本程序;同时要求在过程管理中,各级领导加强议题的合法合规性研究,强化依法决策、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意识。对疏于审查导致议题“带病上会”的行为,学校建立了责任倒查机制。
  (一)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呈报
  学校印制《党政会议议题呈报单》,由各部门(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呈报上会议题。呈报单包括议题名称、呈报事由、呈报部门意见、相关部门意见、分管领导批示等内容。在呈报过程中,要求部门负责人就所报议题先期开展合法性咨询与研究,并签具意见。
  (二)党政办公室负责初审
  根据各部门(单位)呈报的议题内容,学校党政办公室负责议题初步审核并签具意见,审核的重点包括:对涉及议题其他相关工作的,要求相关部门(单位)签署补充意见;对多个部门(单位)呈报且属同一类议题的,整合为一个议题;根据需要进行依据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审查。
  (三)分管领导审核
  初审签署意见后,党政办公室根据会议议题内容性质、时限缓急、拟需研究时间长短,要求呈报部门(单位)向分管校领导汇报,最后报党委书记或校长确定会议议题。重要议题,主要领导在议题确定之前要做好沟通。
  二、严守决策规则底线
  学校上会议题所涉事项,往往牵涉重大办学决策和全校师生切身利益,因此,确保决策的合规合法性至关重要。基于此,我校特别强调对议题进行前瞻性的政策法律审查。
  (一)坚持因情施策
  在上会议题的政策法律审查中,对于根本性违反规则而无法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案的议题,坚决不搞骑墙,不搞变通,坚决予以剔除。对于超出规则范围甚至违反规则禁止性规定的议题,坚持按照政策法律要求,及时调整议题思路和工作方案。对于没有违反规则的刚性规定且属于法律法规授权可为的事项,则鼓励大胆探索与创新,在严控决策风险的前提下争取列入议题呈报范围。
  (二)开展分类审查
  上会议题一般分为审议决定型议题、工作部署型议题、规则制定型议题等类型。我校率先制定了政策法律审查制度,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对决定性议题重在开展政策合规性审查,对工作部署型议题重在开展程序合规性审查,对规则制定型议题重在开展法律合规性审查,坚持守住规则底线,防止议题“带病”进入议事日程。
  (三)注重程序合法
  上会议题所决定事项、所部署工作,是学校决策所要实现的工作目标。学校政策法规室充分发挥法律指导和审查职能,坚持提前介入、未雨绸缪,对决策事项制定的方案、执行的程序、设计的步骤开展全面合规性审查和系统性政策法律指导,确保该招标的招标,该报批的报批,该考核的考核,该公示的公示。
  三、严控政策法律风险
  我校深入开展党政会议议题的政策法律审查实践,实践主要立足两个重点:
  (一)审查议题合法性
  从实践经验看,各部门所申报议题的合法性瑕疵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议题违反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二是议题违反国家与地方的规范性文件,三是议题违背党内法规要求,四是议题违反学校制定的政策文件。对上述各种情形,我校审查的基本原则是:违反法律法规、国家与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法规的议题,坚决予以剔除;与学校政策性文件相悖的议题,可以在不违反上级规则和文件原则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议题思路和工作方案,争取进入议题呈报范围。
  (二)评估议题风险度
  政策法规室坚持对存在政策法律风险的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风险评估,按照影响实体权利义务的原则性问题、影响权利义务实现的程序性问题、可予补正的瑕疵性问题,确定议题的政策法律风险等级。对存在影响实体权利义务的原则性问题和程序性问题的高、中风险等级议题,坚决予以剔除。如:在对议题的审查中,我们就碰到过部门呈报为第三方提供担保的议题,但《民法典》明确规定:“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因此,作为公办高校为第三方提供保证,明显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于该类违法议题我们予以坚决剔除。
  四、主要体会
  (一)坚持依法治校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校关乎学校发展大计、全局事业和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是高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强化全员法治意识是依法治校的根本基础
  一个法治的社会需要全民参与,一种依法办学的整体氛围也需要全体师生共同营造。因此,高校必须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全面深化全员法治观念;特别要将校级领导班子、处级领导班子塑造成为依法治校的领头雁和先行者。
  (三)加强决策法治审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首先应该突出以政策为遵循、以法律为准绳的法治制度建设。要确保高校办学方向的正确性和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必须在决策过程中引入政策法律审查机制。而推动这一制度实施的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负责制,坚决执行“三重一大”等民主决策机制,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依法决策的意识与能力。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