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同志们:
  5月13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会议特别强调,开展主题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要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心、取得实效,就必须有的放矢抓领导干部思想教育、素质建设。这次主题教育,强调要把“守**、担**,找差距、抓落实”贯穿始终,其中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是鲜明特色。在我市主题教育全面启动后,市委书记第一站就到组织部开展调研,强调党员干部培训在着眼理想信念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教育培养。我按照上级“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要求,经充分考量,把“解决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不达标的问题”作为领办的难题。在针对这一问题走访调研中同时了解到,部分村干部上“自由班”,工作中“混日子”,在岗不作为、履职不担当,导致在群众中口碑不佳、形象不好,直接影响村级经济发展、群众凝聚力战斗力。作为组织部门的“班长”,管好干部是主责主业,村(社区)的调研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在领导干部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这次党课我以“争做新时代爱岗敬业的先锋模范领导干部”为主题,既是呼应书记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和**,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然而,**是什么?就领导干部来讲,叩问**就要问清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要在岗位上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追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职业素养。我认为,“爱岗敬业”理应处于领导干部职业素养首位。这次党课,我重点谈四个方面问题,与大家交流分享对“爱岗敬业”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在领导干部中谈爱岗敬业
  去年11月,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何为能担重任的干部,就是能够在实施领导行为时体现爱岗敬业的职责担当。纵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既要归功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离不开奋战在各个条线干部群众的爱岗精神、勤劳传统。如今,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领导干部依然要把爱岗敬业作为必修课,在新时代书写优良职业素养、彰显时代担当。
  领导干部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外在表现。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他们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从古至今,敬业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重病缠身之际,依然日理万机,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为了杂交水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正是敬业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价值取向、职业素养多元化的今天,在领导干部中牢树爱岗敬业价值观,引导大家敬爱岗位、恪尽职守、勤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领导干部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层次,对于整个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振兴,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就拿我们建立实绩档案来看,直接目的是要大家能干事、干实事,究其根源,还是为了真正把担当作为的敬业精神树立起来、浓厚起来。这次以爱岗敬业为主题讲党课,是与大家一道对爱岗敬业进行梳理,再巩固、再提升,是对加强领导干部职业素养、职业操守建设的直接呼应与自觉遵循。
  领导干部爱岗敬业,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然而,我们依然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面对诸多挑战,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时刻不忘岗位**,立足岗位真抓实干、示范引领。要知道,群羊走路靠头羊,大雁群飞靠头雁,而推动丹阳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只有具备政治过硬、作风一流、善作善成等爱岗敬业的品质,才能解决问题、干出成绩,确保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二、爱岗敬业有什么样的层次
  爱岗敬业要求从业者对工作必须肯做、会做、做到最好,这实际上就是从业者职业态度的优劣、职业才能的高低、职业责任感的强弱问题。我认为,领导干部爱岗敬业程度体现在“橄榄式”“四个层次”的递进中:
  第一个层次:为谋生。从业者的第一目的是谋生。领导干部首先也是普通的从业者,所从事的职业离不开谋生的目的,这也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努力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谋生而敬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层次的爱岗敬业是被动的,处于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仅仅是把爱岗“底线”当作敬业“高线”。
  第二个层次:为责任。责任心是检验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在其位谋其政”,就是把履职尽责作为干部的基本要求。这个层次的干部,是在自我责任感支配下的爱岗敬业,主动的成分压过被动的驱使,在执行上级部署、贯彻上级决策时能够达到基本要求,但还有只求“及格”的思想,主动追求“优秀”的动力不足,大多数干部目前就处于这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为事业。实干成就事业。一些干部把工作与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工作中能够时常取得成就感、获得感。我们近些年,评出一批“严实和谐好干部”及各类标兵,他们诠释了为事业拼搏的精气神,传播了为事业担当的正能量,树牢了为事业奋斗的好作风。这样的干部,是全市党员领导干部的榜样模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四个层次:为价值。爱岗敬业的最高层次是精神追求。各个年代,总有一批干部把爱岗敬业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如,“太行天河”红旗渠的修建源自于对建功立业的价值追求,今年评选出的张富清等“最美奋斗者”血脉深处无不饱含着对爱岗敬业的执着。等等这些,都是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忠于事业、忠于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最高层次的爱岗敬业。
  三、领导干部爱岗敬业中存在问题有什么样的表现
  习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好干部标准,就是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但在现实社会中,一部分领导干部或多或少与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丧失了爱岗敬业的道德品质,忘记了对党和人民所应承担的责任。爱岗敬业精神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严重异化,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第一,于己谋私利。一些干部把单位当作自家“衙门”,把岗位职责当作谋取私利的“跳板”,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财富、名誉、地位,或为家属、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大开方便之门。这些干部从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变成了破坏者,在爱岗敬业面前断了弦、廉洁自律面前松了闸,与爱岗敬业的要求背道而驰,对社会、群众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党的形象。
  第二,对民没感情。有个别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诉求敷衍应付,机关病、作风病依然突出,“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问题依然存在。还有个别同志上班就想着下班、刚提拔就想着“退二线”,追求“喝茶看报纸”的工作状态,在岗位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说,这是尸位素餐,是在岗“吃空饷”,这些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干部必然不能让群众满意。
  第三,调研走形式。今年,中央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中包括调查研究搞形式、走过场、不深入的问题。然而,依然有少数干部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基本功弃之脑后、浮于表面,平时在办公室听听汇报、打打电话,到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虚晃一圈、认个门头,很少能够带着问题扑下身子、沉入一线开展调研,更谈不上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第四,担当无斗志。有些干部遇事往后面推一推、往边上靠一靠,对岗位职责能拖则拖、不推不动,拨一拨才能转一转。还有的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重大问题处理不了,关键时刻冲不上去,斗争精神、斗争意识更是无从谈起。还有一些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借口,怕风险、怕失误、怕麻烦,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
  四、如何争做新时代爱岗敬业的先锋模范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领导干部的职业素养提出明确要求:广大干部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当下,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每一名领导干部立足岗位,用担当的肩膀撑起来。领导干部爱岗敬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领导干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争做新时代爱岗敬业的先锋模范,不能空谈理论、坐而论道,必须要深挖爱岗敬业的实质内涵,把握好“五种精神”。
  第一,要把握好勤于学习的钻研精神。习总书记在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中指出,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重视学习,是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的法宝,只有“本领高强”,才会有爱岗敬业的深厚“本钱”。一要善于学习。从延安整风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已经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明确学习重点,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以理论坚定保持政治和党性坚定,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大家要抽出时间、挤出时间学习,从一点一滴中积少成多、积沙成堆,经年累月下来,读的书很可观,积累的知识也会让工作受益。二要终身学习。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这种理论放在学习上来讲,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党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学习。毛主席多次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介绍道,习总书记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白天干活,夜晚读书。我们要向领袖看齐,把终身学习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将学习融入工作、融入生活,使学习成为生存能力、生活方式、精神境界。三要学以致用。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现在学习力越来越被视为“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造力、最本质的竞争力”,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尺度。所谓学习力,通常就是指获取知识、分享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总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将学习力转化为现实能力,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使学习的过程成为提高思维能力、优化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把理论学习与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深度融合。
  第二,要把握好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今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回顾党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物质条件好了,生活环境优越了,一些干部就有了享享福、图清闲的思想,认为艰苦奋斗淡化了、过时了,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是危险的。对于艰苦奋斗精神,大家要做到“三个充分认清”:一要充分认清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乃至发展到今天拥有9000余万党员的大党,取得了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1940年冬天,国民党断绝了我党我军的抗日经费,解放区遭遇极大的财政危机。八路军开赴南泥湾屯田,短短几年时间,把昔日人迹罕至、荆棘丛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为革命胜利夯实了基本生活保障。艰苦奋斗是促使我们党成长壮大、成就伟业的鲜明作风,党员干部只有向前人学习,秉承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才能在新的征程中克服各种困难、规避各种风险、战胜各种挑战。二要充分认清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艰苦奋斗不是在物质匮乏、生存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才需要提倡的,越是走在前列,越要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这个月8日,《人民日报》公布了2019年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我市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十几位,处于领先梯次,这离不开“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摆在眼前的各种困难。从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到七次全会,分别定出了“行稳致远 克难奋进”“合力攻坚 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把克难与攻坚放在重要位置,大家要认清我们离苏南“领头羊”板块的差距,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沿着陡峭山路攀登,才有希望达到事业发展的顶点。三要充分认清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引领性。观察一个领导干部,不仅要看他的能力,还要看他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这个方面,60年代的林县县委班子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8月底,我带着全市部分党政“一把手”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培训,现场有一张老照片让我震撼、感动——修渠大军扛锹背钎沿着悬崖峭壁上山,走在最前面的是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和县长李贵,身后是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干部群众,很好地展示出领导干部在艰苦环境下的带头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自身素质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艰苦奋斗精神发挥的状况与效果。答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大家必须要带头做艰苦奋斗精神的引领者、践行者。
  第三,要把握好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200多次提到“人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确立和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是我们党98年来不断取得成功的“秘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就要围绕“三个心”下足功夫:首先,要善于打开群众“心结”。习总书记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文中说过:“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因此,是否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也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但当前群众并非对我们所有的干部都满意,甚至持着怀疑态度。群众评价党和政府,主要看的是领导干部的言行,其形象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指数。所以,做群众的贴心人是具体的、直观的,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在领导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领导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做群众的贴心人,与群众共患难,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不胜。其次,要积极摸清群众“心理”。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只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能动性,才能使一切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得以相继迸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始终认为,做群众工作,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东西”。这里“给”的前提,就是要明白群众最需要什么、最期盼什么。我们在主题教育中强调要开展“四不两直”调研,就是让大家了解群众所急、所想、所需、所盼,在“接地气”的大白话、“拉家常”的心里话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最后,要真正走进群众“心中”。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总书记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去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纪实文学《梁家河》,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青年习近平在插队期间,就与村民一起摸爬滚打,一起睡土炕、挖井、拉煤、种粮……从知识青年到地道农民,7年时间真正走进了群众“心中”。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亲近群众、情系群众,才能加深群众对党的感情,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和全力支持;才能激发起全市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力同向,共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第四,要把握好担当作为的争先精神。新时代呼唤新担当。要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任务,必须依靠一支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队伍。习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明确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他强调,当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作为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上愿不愿意担当。个别干部存在着“干的多就错的多”的思想误区,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我在走访调研中也听到一些负面的声音,有些同志私下议论某干部因工作出了纰漏被问责,觉得该名干部受了委屈,把受处分的原因归结于“干了才会错、不干就不出错”,而没有从思想深处认真反思为什么处分的是“我”,而不是“别人”,甚至在今后工作中产生“无为”倾向,提到担当就“自动过滤”。这种错误认识必须扭转过来。从根源上来看,受处分源于该行使的职权没有执行到位、该完成的任务没有落实到位。近些年,我们在推动担当作为上做了不少工作,如大力落实“三项机制”、建立干部实绩评价体系等,就是要让大家从思想上鼓起敢于担当的干劲和勇气。二是行动上敢不敢担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担当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行动上要“迈出脚”。一些干部在机遇面前驰于空想、胆怯退缩,担心“枪打出头鸟”,怕决策失误不敢拍板、怕担风险不敢破旧,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难以抓住事关事业发展的重大机会。我们都知道,昆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农业县,到如今连续16年稳居全国百强县第一,这一发展奇迹正是因为昆山的领导干部敢于做别人不敢想的事,通过一次次“第一”抓住了机遇。他们在农田里办起了全国第一家无国家投资、无省里贷款的“自费开发区”,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以及全国县级第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正是这很多个“第一”体现了担当的品质、诠释了作为的实效。丹阳高质量发展要攻坚克难,实现“弯道超车”,大家就必须把担当扛在肩上、挺在前面,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三是能力上能不能担当。我们平时选配干部,主要考察他们能不能胜任岗位,看他们能不能担起责任、做成实事。一些领导干部知识储备更新慢、工作方法因循守旧、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强,导致工作束手无策、力不从心。我觉得,领导干部具有担当的宽肩膀很重要,同时,成事的真本领更是不可或缺。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没有本事的担当,说到底就是花架子。大家要着力增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大力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努力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做到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全面提升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的能力,真正成为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道路上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第五,要把握好自觉奉献的无私精神。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弘扬先进模范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日常走访调研、考察识别中发现,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具有奉献精神。然而,还有部分领导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只知索取而不谈奉献,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伤害。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谈奉献要做到“三个无”:一要用“无悔”立起敬业奉献“风向标”。有些干部觉得岗位平凡,干的都是小事情,干不出大事业。要知道,我们的事业来自于一点一滴、一砖一瓦。我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做好做专就能“出彩”。开山岛守岛英雄王继才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深刻诠释了什么才是平凡、什么才是事业。他在10余名民兵不愿上岛长期坚守的情况下,毅然接受守岛任务,在仅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小岛”上坚守了大半生。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岗位可以平凡,事业不能平庸。我们的干部要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小事”、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二要用“无声”奏响敬业奉献“主旋律”。领导干部希望在群众心中留个好名声是好事,然而,有的干部为了装饰门面、显示政绩,大搞“面子工程”“样板工程”,这样的干部是唱跑了调、念歪了经。领导干部的形象如何,群众的眼睛最亮,看人看事最准确,有些人看起来“没声没响”,却“于无声处有惊雷”。老英雄张富清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立下的战功数不胜数,然而他把军功章和证书收藏在一个随身几十年的皮箱里,从不向别人提自己的战功战绩。今年5月份,《人民日报》评价他“在各个岗位上留下‘政声人去后’的清誉,以无私奉献绽放人生、烛照他人。”党员干部就是要有这种甘守清苦、深藏功名的敬业奉献精神,才能真正绽放“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人格光辉。三要用“无名”投身敬业奉献“大舞台”。有些人不能清正为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名利。近一段时间热播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面有一个片段,是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背景,鲜活描述了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即使知道此生再也“无名”,仍然头也不回的将自我奉献给国家的伟大事业,像影片中“高远”这样的“无名”之人,在我们国家建设中比比皆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总书记的精神境界,也是广大干部不断追求的人生价值。领导干部就要有不争名、不图利、不揽功,甘为人梯、甘做无名英雄的高尚道德情操,在工作中不空谈、讲实干,用实际行动来体现自我、实现价值。
  同志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岗位是个人发展的平台,工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我希望,通过这次党课分享,大家要真正有所得、有所获,在爱岗敬业上走在前、作表率,在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涌现出更多爱岗敬业的先锋模范领导干部。<\/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