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深刻阐述 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国家和军队建设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应对突发灾害、推动经济发展的任务繁重,建设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必须结合自身使命任务,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推进各方面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总体思路是: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根本指导地位,全面对接上级工作部署,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国防动员备战打仗为中心,以部队建设安全发展为底线,奋力推进新时代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一、着眼军民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国防动员建设质量水平 
  坚持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战略举措,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融合理念,构建融合格局,健全融合机制。对国防动员建设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使命任务要求,以军民深度融合为途径,完善体制机制,狠抓基础准备,着力提高建设的质量水平。
  一是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按照“军事机关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建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切实把国动委办事机构和人员编实建强,并建立健全请示、报告、协商、会议等制度,实现国动委机构运行科学化、规范化,确保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工作有人推进、矛盾问题有人解决。深入研究并健全完善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领域、途径和评价标准,努力提升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质量效益。 
  二是夯实军民融合式发展基础。首先,整合军地信息资源。构建军地一体的国防动员信息网络,建立健全省、市、县 (区)三级国防动员指挥控制中心和网络平台,不断提高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水平。其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突出领导干部、大中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这个重点,完善国防教育体系,坚持把国防教育纳人地方党校必修课,努力提高教育效益。第三,强化国民经济动员。搞好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有序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动员中心筹建、交通路网建设,推进动员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组织经常性军地联合战备演练,推进军事斗争动员准备深入发展。
  三是形成军地协调合力。把做好军事工作和落实军事需求作为国防动员的重中之重,坚持军地协调、合力齐聚,确保各项军事工作和军事需求在末端落实。一方面,要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把做好军事工作、落实军事需求纳入经济建设发展统筹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公路、铁路、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军事需求,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并依托地方人大、司法等部门搞好执法检查,对各地落实军事需求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需求立项准确、项目落实得当。 
  二、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稳步推进后备力量调整转型
  习主席强调,要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国防后备力量直接服务打仗、保障打仗,贯彻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是职责所系。因此,我们要按照民兵调整改革“十三五”规划要求,深入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切实构建起以支援保障打赢能力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适应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的新型力量体系。 
  一是编实建强队伍。按照“队伍向精干管用调整、布局与使命任务对接、结构凸显专业技术含量”的思路,在保持基干民兵总体规模的情况下,优先建设应急队伍,重点建设支援队伍,统筹建设储备队伍。在建好上级明确的军兵种分队和统筹建设民兵分队基础上,立足本地资源和需求情况,编组建立一批基干民兵重点分队,并在力量编组、战备训练、综合保障等方面优先发展、重点保障,改变一线平推、到处撒网的现状,真正建设并掌握一支“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拳头”力量。
  二是创新编组模式。牢固树立向编组要战斗力的思想,深化民兵组织调整改革,优化民兵组织结构,提高民兵编组质量。着眼各类队伍的不同特点和遂行任务需要实际,应急队伍坚持以户籍地为主就近编组,突出人员在位率、遂行任务机动性及快速反应能力;支援队伍应充分考虑专业结构、利于行动的需要,以户籍地与工作地相结合分片连线编组;储备队伍应考虑辖区资源分布、行业岗位情况,采取以工作地、户籍地和行业相结合的方式编组,切实解决“纸上编兵、有编无兵、有兵无编”等问题。将大型国有企业、普通高校、科研机构、农场等企(事)业单位作为编兵主阵地,将一些小型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等党组织健全的单位作为三类队伍编兵补充地,将一些党组织还不健全的新兴企业作为民兵组织新的兵员增长点,推进民兵组织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不断拓展。 
  三是推进战斗力生成。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后备力量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严格训练“四落实”,创新训练方式,统筹抓好军兵种民兵分队与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与作战部队的挂钩联训,广泛开展军警民联训联演活动,严格训练考评,充分发挥考核、比武、拉动的杠杆作用,突出重点人员、重点分队,成建制开展使命性课题演练,着力提高后备力量的实战能力。积极协调军地加大经费投入,预储并配备完成任务急需、民兵预备役分队紧缺的装备器材,采取“先急后缓、配套建设”的方式,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后备力量装备水平,以满足遂行任务对装备器材的需要。
  三、着眼长远目标,持续夯实基层武装工作正规化建设基础 
  当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各级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在抓基层打基础、抓规范促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抓好战备规范化建设。正规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就是落实条令法规、依法开展工作。县区人武部应立足自身实际,对照标准要求,研究制定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措施办法,确保战备规范化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战备秩序上,严格落实战备制度;在训练秩序上,突出解决好不规范、不执行、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工作秩序上,重点解决工作懒散不正规、库室设置不规范、登记统计缺失不完整、一日生活制度不落实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上,严格人员、车辆、枪弹、信息、财经、营院和“两个以外”管理,坚持常讲、勤查、严处,强化日常养成、强化作风纪律、强化制度落实,从严整治倾向性问题,始终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 
  二是抓好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关于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程序和审批权限设置、规范好基层武装部建设,确保基层武装部机构稳定。要配齐配强专武干部,解决好专武干部长期缺编、以工代干、部长未进入同级党委等问题。要牢固树立统筹抓建、协调发展的全局思维,把基层武装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摆到同等位置,同步建设、全面发展。要推进党管武装在基层的真正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同级武装部教导员的制度,充分发挥教导员管思想、管方向的职能作用;建立党(工)委(支部)议武会议制度,开展党管武装述职,确保党管武装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三是抓好征兵和学生军训秩序规范。研究制定加强新形势下兵役征集工作的配套措施,改进征兵模式,改善优抚安置环境,细化拒服兵役处罚规定,推动依法征兵落实。加大征兵宣传力度,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广泛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征兵宣传,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规范学生军训秩序,扎实开展学生军训工作评估,建立健全军事技能训练和承训资格认定等制度,推进学生军训工作创新发展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