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xx县xx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414户11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212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18.15%,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20元,比全县平均高14个百分点,实现了到组入户道路全硬化、农户住房安全全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全配套,村容村貌大提升,贫困村脱贫3年大攻坚,让全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抓规划,绘就攻坚“路线图”
  xx村是xx县海拔最高的后山区,基础条件差、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如何找准突破口,如期甩掉“穷帽子”,是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组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对照脱贫退出标准,认真分析村情精准摸底规划,分别按照重点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重点产业发展制定贫困村3年脱贫规划,每个重点项目落实工作小组。同时,针对致贫因素对全村62户212人进行全面摸排,分户到人制定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健康教育、住房安居等10大类帮扶台账,明确帮扶责任人、推进时间表,实行“清单化实施、图表化作战、精准化推进”,让脱贫攻坚“效果图”变成“实景图”。
  二、强产业,打好增收“组合拳”
  (一)选好产业项目。坚持种养结合、长短兼顾,一是把传统优势产业变为脱贫长效产业。围绕现有的4500余亩茶叶、晚熟椪柑、小叶香樟等传统优势产业资源,通过扩大规模提升质量,确保全村每一户农户都有一项优质林果茶长效产业。二是把生态产业变为脱贫增收产业。立足山高地广、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榨菜、青菜、彩薯等优质生态蔬菜4300亩,确保全村每一户农户都有一项优质菜薯增收产业。同时,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以生猪和肉兔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补充。目前,全村户均有果茶林和蔬菜产业20.5 亩,产业发展成为脱贫奔康的重要支撑。
  (二)创新带动模式。一是实行订单种植。村“两委”积极与xx市“xx”“xxx”“xxx”等蔬菜加工企业签订蔬菜收购订单,通过全程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措施,确保蔬菜每年及时销售变现,2018年,全村蔬菜产业户均收入近9000元。二是实施业主带动。村“两委”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进4名工商业主成立专合社,实行“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全村通过土地租赁、入股经营和带动农户自主发展,新发展茶园600亩,晚熟椪柑520亩,种植榨菜1060亩,彩薯500亩。三是发展集体经济促进脱贫。成立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利用省级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建成300亩茶叶产业园,并通过鼓励贫困户自筹资金或小额贷款入股集体茶园分红、反租倒包等方式,建立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股份制茶园,对无资金无劳动力的贫困户,还通过股权量化的方式,让这部分特殊贫困群众持续获得收益。
  (三)落实政策补助。一是村集体用集体积累资金2万元,补助专合社建立电商平台,2018年电商网络销售额达到660万元。二是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对自主发展产业、入股分红等按规模分别给予1000-4000元的奖励补助。
  三、补短板,夯实脱贫“保障线”
  我们始终聚焦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因村因户缺啥补啥,及时补齐脱贫短板。全村累计投入住房、道路、水电等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950万元,新改扩建道路17.5千米,改造xx塘3口,修建xxx4道,建成集中供水点3处,改造农村电网3.5千米,修建村公共文化阵地300平方米,建成新村文化院坝2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个。新建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1个,完成24户贫困户易地搬迁,68户农户实施危房改造,92户农户实施住房生活环境提升,31户实施入户路及院坝硬化。对62户贫困户分别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购买衣柜、木床、桌椅板凳、电视机等生活设施。
  四、树典型,传递脱贫“正能量”
  一是坚持党员带头。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在党员中开展“十星”党员评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表率引领作用。二是开展感恩教育。每月组织贫困户现身自介交流脱贫经历,广泛宣传典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残疾贫困户xxx夫妇身残志坚,新发展茶叶种植3 亩,2018年增收15000元,一举摘掉贫困帽。三是创建“爱心基金”。采取帮扶单位赠一点、党员干部捐一点、集体积累筹一点的办法,募捐到爱心捐助款4万余元,捐助奖励贫困户脱贫。贫困户xxx发展“跑山鸡”年收入超万元,获得奖励2000 元;贫困户杨洪明通过爱心基金支付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2000元,没有因为患大病返贫。四是开展五好家庭和环境卫生评先。围绕“家风好、道德好、行为好、风气好、习惯好”五好家庭和贫困户个人卫生家庭卫生环境评先评优,营造出了全村“谁先脱贫、谁最光荣”的浓厚氛围。<\/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