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在党的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中,某县委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县83万人民群众作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郑重承诺。三年来,某县委始终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力戒形式主义,树牢“真抓真干、务实扎实”的工作理念,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在服务精准扶贫上聚焦发力,推动脱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017年和2018年,全县共脱贫5.7万人,剩余1.5万未脱贫人口,将在2019年彻底甩掉贫困帽子。
  一、树牢“三种理念”,唱响扶贫“主旋律”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县委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组织驻村干部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制定的扶贫政策,充分认识某县脱贫的重大政治意义,不断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精准理念、创新理念、实干理念,始终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一)树牢精准理念。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广大驻村干部牢固树立“精准”意识,在贫困户认定、扶贫项目确立、扶贫资金使用、对户扶贫措施、派驻扶贫人员、考核扶贫成效上,高标准定位,精准化实施,出实招、见真效。2018年先后开展了3次精准再识别,今年4月份,又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共清退4887户15756人,新增4082户8845人,信息纠错6843户22377人。同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对返贫或新出现的贫困人员,每月向县扶贫办上报1次,按照贫困户标准及时兑现有关政策,并补录到次年贫困户信息系统库中,为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提供了准确的依据。针对已脱贫户、未脱贫户和政策兜底户的不同情况,制定12项帮扶政策,对症下药,切实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二)树牢创新理念。牢牢把握创新这个关键,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任务,立足某县实际,探索新举措,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县财政拿出产业扶贫资金,支持贫困户、脱贫户发展“种养加”项目,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夯实稳定脱贫的根基。探索建立了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四位一体”的金融扶贫模式,县财政拿出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贷款,支持扶贫企业发展。与中原农险公司合作,拿出1000万元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财产、人身、产业三大类进行保险,防止因病、因灾返贫的发生,确保脱贫路上“零风险”。
  (三)树牢实干理念。紧紧围绕扶贫工作任务,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马就办、真抓实干”的理念,认真履行推动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广大驻村干部立下脱贫军令状,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工作制,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察实情、说实话、掏真力、下苦功、求实效,用啃硬骨头的劲头、攻坚拔寨的决心,把扶贫工作任务落细落小,真正做到立说立行、干就干好、抓就抓成,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二、配强“三支队伍”,实现扶贫“全覆盖”
  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必须有一支作风过硬、能拼善战、善于攻坚克难的扶贫工作队伍。县委把选对、配强扶贫力量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选准人、派对人,做到贫困村有人驻、一般村有人管、未脱贫户有人包。
  (一)工作队覆盖贫困村。我们从县直单位和乡镇选派345名优秀的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对115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配强了驻村扶贫工作力量;选定145名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实现115个贫困村和45个软弱涣散村全覆盖。围绕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发展主导产业和集体经济项目,帮助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组织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完善道路、饮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等六项重点任务,扎实开展驻村工作。
  (二)乡村干部分包非贫困村。从各乡镇(街道)明确335名优秀干部入驻非贫困村,专职从事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实现所有行政村扶贫帮扶工作全覆盖。把为全县450个村每村选配的社会保障和便民服务协管员,充实到扶贫工作队伍中,配合开展扶贫工作。协管员在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指导和领导下开展工作,帮助协调给予困难群众全方位救助,为精准扶贫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和协调落实服务,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有生力量。
  (三)县直干部联系贫困户。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为助力脱贫攻坚,在县直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三联三全”活动。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全县所有的重点项目和所有的贫困村,科级干部联系所有的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户中政策“兜底户”,县直机关党员联系所有的一般贫困户。全县58名县处级党员干部、567名科级干部、30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分别联系分包全县150个重点项目、115个贫困村、45个软弱涣散村、6152户贫困户,实现了重点项目、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政策兜底户和一般贫困户分包联系“全覆盖”。机关党员干部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政策、项目、资金、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协调与帮扶,有力地加快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特别是县级领导干部坚持每周到联系村住一晚,深入农户走访调研,指导解决存在问题,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作出了示范。
  三、培养“三种能力”,增强扶贫“源动力”。
  只有把扶贫政策原原本本地学习好,才能扎扎实实地落实好。通过某县讲堂“充电”、集中培训“提质”、培训技术“助力”、创新平台“扩容”,不断强化驻村扶贫干部建强基层组织、做好扶贫工作、带正民风的能力,推动驻村干部履职尽责抓好扶贫。
  (一)提升了驻村干部建强基层组织的能力。通过培训,驻村干部普遍加深了抓好党建对助推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驻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贯彻落实好县委抓基层打基础的各项工作部署。一是争创“四面红旗村”,筑牢脱贫基础。今年县委参照焦裕禄书记当年树立“四面红旗”的做法,结合兰考当前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开展了以争创“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为主要内容的重树“四面红旗”、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驻村干部组织所在村积极申报“四面红旗村”,结合所在村的优势,对照创建标准,查漏补缺、规范提升,主动申报、积极争创。9月初评选的第一批29个“四面红旗村”中,有13个村是贫困村。二是开展软弱涣散村整治,补齐党建短板。按照选派整建工作队、吃透村情实际、联合“会诊”定案、开展集中整顿、评估验收问责、建立持续机制“六步工作法”,积极开展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2015年全县倒排出的45个软弱涣散村中有30个是软弱涣散村,已整顿转化24个。三是实施村室规范提升,打造服务平台。按照活动场所规范提升7条标准,拆除村室围墙和大门,统一制作党群服务中心标志、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在村室周边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配备文体器材、石桌条凳、音响、广场灯和公共卫生间等,对广场周边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引导设置超市、诊所等,建设开放式服务场所,给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条件。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服务实力。认真落实县委出台的《关于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意见》,结合各村实际,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服务经济、开展经营服务、发展物业经济等方式,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收入。去年以来,全县有集体收入的村增加到142个,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6个村,最高的村达到73万余元。积极申报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县,推荐的13个行政村中有5个是贫困村。五是抓好党员干部教育,提升综合能力。充分用好自主探索开发的党员教育管理网络平台“红色e家”、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和终端接收站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经常性学习,不断强化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技术技能,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二)提升了驻村干部做好扶贫工作的能力。通过培训,驻村干部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扶贫政策、工作方法、落实要求,增强了抓好脱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是扩大政策知晓。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组织群众学习脱贫政策、实用技术,采取讲座、扶贫知识有奖竞答、“一对一”讲解等方式,把每一项政策给群众讲清楚。并针对不同贫困户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落实,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保每一户贫困群众都能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实现脱贫。二是增强脱贫技能。充分利用“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和县高级技工学校等资源,对贫困群众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能培训,促进贫困群众由劳力务工向技术务工转变,由外出务工向自主创业转变。邀请农林、畜牧、人力资源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服务队,定期入村开展农业种植养殖、就业创业技能示范培训,提升农村党员群众产业脱贫、创业脱贫的能力。三是建强脱贫主体。为了发挥村干部扶贫攻坚“主力军”的作用,今年利用半个月时间,围绕扶贫政策和基层党建工作,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对全县450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轮训,为每名农村支部书记免费发放智能手机,安装“红色e家”客户端等应用程序,强化学习管理,提高了村干部引领脱贫的能力。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一同带领群众调种植、搞养殖,引进项目、创业发展,实现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三)提升驻村干部带正民风的能力。通过培训,驻村干部找准了扶贫的关键点,从改变贫困户精神状态、扭转不良风气入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一是提振“精气神”。开展“春风行动”“五净一规范”,对贫困户基本生活、居住条件、家庭环境等方面重点予以帮扶,转变了贫困户精神面貌;开展了“脱贫致富能手”“创业之星”“致富先锋”等先进模范的评选表彰活动,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鼓舞脱贫士气。二是端平“一碗水”。对村内“低保户”“危房改造户”的确定,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民主决议确定,做到不偏不向,公开公正,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徇私舞弊”。三是刹住“歪风气”。实施了红白事大操大办整治活动,帮助村“两委”坚持“从简、节约”的原则,制定办事标准,刹住了农村攀比风有所抬头的趋势,为群众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得到了群众的“点赞”。
  四、落实“三项机制”,凝聚扶贫“正能量”
  我们把扶贫队伍的管理作为落实扶贫政策、推动扶贫成效的有力措施,通过落实责任机制、管理机制、奖惩机制,既加压加力,又鼓励激励,充分调动扶贫干部在扶贫一线建功立业、体现价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驻村干部沉下身、静下心、稳住神,踏踏实实做好扶贫工作。
  (一)靠实责任,压力到人。为确保驻村工作扎扎实实不走过场,扶贫成效实实在在经得起检验,我们从责任落实着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明确乡镇党委政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线指挥”,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包村干部、行政村社会保障和便民服务协管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驻村扶贫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支援军”,派出单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后盾”。做到责任到人、压力到肩,形成有主有次、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目标一致的扶贫工作责任格局。
  (二)强化管理,推动工作。为使驻村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确保驻村工作队员真蹲实住、真帮实扶,我们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群众熟悉程度,比工作作风,比工作实绩;乡镇日常检查,组织部定期抽查,县领导联村督查;乡镇测评,部门考评,县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书记管理办法。采取包乡县领导经常查,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不定期查,县委县政府督察局专项查等方式,加大对驻村第一书记在岗及日常工作情况的督查暗访力度。重点督查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坚持情况、与群众相互认知情况、兜底户“五净一规范”“春风行动”落实情况、标准化档案建设情况、一户一档填写情况。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请假需经乡镇党委书记和所在单位一把手批准后,报县委组织部驻村办备案。把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纳入乡镇干部队伍管理,每天参加乡镇点名,使驻村干部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工作安排和任务要求。同时,对因身体健康、工作调动等客观原因造成不能正常驻村开展工作的,及时协商相关单位、部门予以调整,确保驻村工作持续不间断、有序不混乱。
  (三)树立导向,激发动力。一是用优厚的政策“引导”。为调动县直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的积极性,把驻村扶贫工作时间视同基层工作经历,同时,要求提拔干部必须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引导机关干部积极参与驻村扶贫工作。今年以来,共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重用59名干部,其中38名是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对评选出的两批70名“驻村扶贫工作标兵”中,符合条件的9名干部给予提拔,树立了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用人导向,调动了党员干部到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练的积极性。二是用经常的待遇“保障”。在入村之初,明确规定驻村干部要与原工作脱离,让驻村干部静下心来驻村,全身心抓扶贫。按照每天50元的标准,为每一名驻村干部发放驻村生活补贴和交通、通讯费用。派出单位为驻村工作队员购置了床、被褥、炊具、灶具等生活必须品,解决了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用严厉的惩处“督促”。对驻村成效不大、群众有意见的,违反驻村工作纪律的、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实行提拔一票否决。在9月13日召开的全县驻村扶贫“百日攻坚”推进会上,通报了近期驻村扶贫工作督查情况,对各乡镇排名倒数第一的驻村第一书记、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对3个村党支部书记给予免职处理,对1名思想不重视、思路不清晰、工作不扎实、成效不明显、群众意见大的驻村第一书记实行了召回。对召回的第一书记及派出单位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通过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从具体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以党建促脱贫,要做到“四个必须”。驻村干部必须安身安心。驻村扶贫干部作为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必须把全部心思放在扶贫上、把全部精力投到扶贫上、把全部热情融入扶贫上,不能身在村里、心在单位。村党支部必须尽职尽责。村党支部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必须坚强有力,村干部必须有担当意识,能够认清自己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不能因为有了驻村工作队,就感到有了依靠、放松了思想,把脱贫工作的担子卸给工作队。扶贫政策必须落实落细。扶贫政策是国家和地方结合实际,为帮助贫困户稳步脱贫制定的,只有把扶贫政策扎扎实实地贯彻好、落实好,才能体现党中央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才能保证贫困群众能够顺利脱贫。社会各界必须同心同力。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同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开展脱贫攻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群众满意这一根本目标,推广好经验,探索新做法,以产业扶贫为主导、以政策扶贫为辅助,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效果稳定、经得起检验的富有某县特色的扶贫之路。<\/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