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参加这次活动;也非常感谢,能在这种气氛活跃的活动中学习锻炼。我来自xx县xx镇中心学校,我汇报的题目是《真情铺就育人路》。
    一、三层深入五必进,危难之中显真情。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如何让马桥教育这列火车在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上快速奔跑,总支部一班人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践行。我们深知,好班子才能带出好队伍,好队伍才能干出好业绩。为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我们通过“三层深入五必进”的实践活动来加强自身建设,即深入学校知校情,深入课堂知教情,深入学生知学情。进学校必进教室听课、必进食堂吃饭、必进寝室问寒暖、必进办公室搞座谈、必进厕所查卫生。仅2010年,总支部深入各类学校调研就达68次,累计听课达512节,征集意见和建议18条,解决实际困难27例。2009年8月14日,为了实地研究xx中学和xx小学合并的事宜,总支部班子成员冒着暴雨从xx赶往xx,途中山洪爆发,挡住去路,是畏缩退却,还是冒险前行,我们选择了后者。我们请来当地挖沙的铲车,用翻斗送我们过河,然后徒步赶往金斗;撤校并校,难免会遇到阻力,当当地老百姓听说我们是冒着暴雨赶路,靠着翻斗过河之后,对撤去xx中学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去年11月18日,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听说xx学校学生宿舍楼出现危情,总支部一班人不顾天寒路滑,连夜前往,当看到学生寝室房脊梁严重变形后,我们借来木梯,爬上望楼,细心查看大梁的变化情况,并现场指挥50多名学生全部从危房里撤离到安全的寝室。就是这样,凭着对党的事业的信念,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二、柴米油盐酱醋茶,职工冷暖常牵挂。教师工作的艰辛、生活的冷暖时刻牵挂着总支部一班人的心。职工的身体如何,学校每年出钱定期为他们检查,因为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干出优异的成绩;职工的身心咋样,总支部一班人带头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因为只有活跃的氛围,才能增添工作的活力;以师生为本,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是总支部的不懈追求。2006——2008年,中心学校总支部筹资近500万元,先后解决了学生“就餐难”、“洗澡难”、“住宿难”和“如厕难”等问题。2009年,我们又跑县进市,采取多方争取要一点、中心学校筹一点、说点好话赊一点的办法,斥资300万元为幼儿园新建教学楼一栋、购置幼儿娱乐设施一套,解决了学前教育“入园难”。还多方筹资80余万元为中心学校和镇小的每个教室安装了先进的电子白板教学设备;筹资15万元,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了40套新办公桌椅,安装了空调。2010年,总支部再次筹集100多万元新建学校大门,维修校园围墙,兴建校园文化长廊。为了师生教学无忧,总支部响亮的提出:每名党员帮扶一名教师,每名教师帮扶一名学生,全镇党员帮扶教师105人次,教师帮扶学生263人次,仅去年,全镇共为贫困学生捐助现金4000余元、衣物400多件、图书1000多本,家访2000多人次,与学困生交心谈心2000余人次。虽然这是些柴米油盐、婆婆妈妈的小事,但正是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才使总支部与职工的距离拉得更近,也与他们的心贴得更紧。
    三、“双培三推”炼队伍,造就精良成财富。如何带好队伍,造就精良,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意志品质的磨练。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总支部通过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采取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引路子、紧箍子等措施,炼师能、磨师技,给教师专业成长插上飞翔的翅膀。这个“翅膀”就是“双培三推”,即把党员培养成教学骨干,把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教学骨干推成县市级名师,把优秀党员干部推成学习典型,把优秀党员干部推入管理队伍。
    抓“双培”,总支部针对部分党员教师跟不上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步伐的实情,定期开展教学大练兵,激励党员教师苦练基本功,让他们的业务水平再次领先,成为教学工作的一面旗帜。对于非党教学骨干,学校党支部创造条件让他们靠近党、走进党,通过邀请他们上党课、学党章、观看党员电教片、每月召开座谈会、组织谈话等形式,促其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xxx等教学骨干加入了党组织,xxx等8名同志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抓“三推”。通过组织中青年教师大奖赛,“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拉出去讲”等活动,丁祥伦等一批教学骨干迅速成长为校内名师,总支部将进一步培养,把他们推成市县名师。2010年,中心学校开展师德演讲赛2次,总结表彰会2次,事迹报告会1次,经验交流会1次,编发《xx教育》24期,把xxx等一批优秀党员推成了教师学习的典型。通过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定期考核评比、定期组织谈话等活动,把xxx、xx等优秀党员列入后备干部培养对象。2010年,总支部组织全员参与的教学大比武活动1次,电子白板应用竞赛2次,组织教师外出讲公开课50多人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课件制作、论文写作、白纸备课等竞赛25次,召开总结表彰暨经验交流会2次,外派到武汉、北京锻炼学习的干部3人……一大批xx教师成为了县市闻名、省内知名和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
    四、一个党员一盏灯,一面党旗聚人心。总支部积极组织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响亮提出,党员干部政治上要有敏锐性,思想上要有先进性,工作上要有示范性,每名党员要成为一面旗帜、一盏明灯。正是党旗的辉映、明灯的指引,我们马桥教师有的扎根基层,以校为家。xx小学xxx,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厨师,从操场到课堂再到厨房,没有休息,没有空堂,他一人在村校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无怨言。有的精诚团结,互谅互解。去年11月,全县教学工作会在马桥召开,而这个时候xxx老师的儿子得了手足口病在县医院住院。为了不影响教学,她让丈夫请假去照顾孩子,自己却坚守在岗位。去年10月,物理教师xxx患急性阑尾炎在医院做手术,学校还没来得及安排,老教师xxx、xxx已自觉捡起了周老师的教学任务。有的无私奉献,带病工作。xxx老师全身都是病,肝胆管结石、胃黏膜脱落、肠胃炎、低血压,还有严重的妇科疾病。按理说,李老师应该休病假,但她仍然坚持报病上课。有的争先夺优,勇创佳绩。县教研室要在中学选一名英语教师讲示范课,时间紧,第二天就要上报名单,学校7名英语教师都抢着报名参加。……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份真情,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总支部通过xx电视台、《xx教育》、校园宣传专栏,突出对获得“党员示范岗”、“岗位能手”、“学生最满意教师”、“师德标兵”等教师进行表彰宣传。2010年,学校评选出24名“五星党员”、11个“党员示范岗”,9名“岗位能手”,5名 “学生最满意教师”,5名教师被评为“师德标兵”。 xx镇中心学校也先后被评为“xx市文明单位”、“xx市新课改先进单位”、县“教育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我们的点滴做法先后被《xx教育》、《学校后勤保障》、《xx教育》和《县委创先争优简报》等刊物刊载和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决心变荣誉为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实干的精神,让xx教育沿着科学发展的航向,开拓创新,扬帆奋进!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