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类指导,提高支部执政能力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农业乡镇执政能力建设关键要以“三级联创”为抓手,突出分类指导促平衡,按照一类支部争红旗,二类支部创“五好”,三类支部达规范的总体工作目标和思路,把加强支部执政能力建设的责任细化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村村创建有目标”上来,促进农村支部执政能力和水平提高。 一、一类支部抓引导,激活发展潜力 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把班子健全、村支部素质高、战斗力强,服务意识强,群众评价好,基本达到“五好”标准的村定性为一类支部。针对一类村党支部特点以“双建双带”活动为着力点,立足现有基地,开发新基地,发挥有技术专长的党员、村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服务群众,发展村域经济,引导群众共同致富。 1、围绕特色定思路,找准发展潜力。 引导村党支部围绕特色定思路,分析优势谋发展。一是在特色上下功夫,在资源上作文章,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扩大服务发展的能力,创造服务的政绩,用办实事服务发展,提高党支部的号召力。西头村粉煤灰厂原来靠人工开挖粉煤灰,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年收入不过6万元,党支部启动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引进黄冈农机公司老板联合经营,变人工开挖为机械施工,村集体收入增长10倍以上,达到60万元。村党支部现在有钱办事,也有能力办事,年化债达10万元,今年投资8万元,用碎石铺路,修通村级公路3公里,受到群众好评。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群众有要求,哪怕再小的事情也要把它处理好,这是西头村党支部在创“五好”过程中为村民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许诺。今年天气干燥,粉煤灰生产产生的灰尘影响了当地居民晒衣服等正常生活,群众有意见,虽然涉及的户数不多,但村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召开“两委”会议进行研究,商量对策,最后采取市场运作,租请洒水车每天沿线喷洒三次,净化空气,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同时也保证了村企业的正常生产。二是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和培训功能,发挥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干部的双带功能,提升基地的规模和档次,增强“双带”能力,用科技引领群众发家致富,增加群众收入,增强了党支部发展第一要务驾驭能力。城台猪场是由西头村共产党员李九章创办的,该猪场发展至今,已成为三合镇有名的良种猪繁育基地,现有管理人员4人,其中党员1人,年产值80万元,纯收入8万元。党支部利用该基地培训养猪技术能手一百余人,累计帮扶建立了3个50头级养猪场,12个养猪过8头的专业户,网络农户173户,仅此一项,预计农户户平年增收600元。全镇共产党员中涌现出象三合居委会成东猪场养猪专业示范户刘水成,立体生态农业园区示范户吴永璋,养殖大雁鹅专业示范户吴开荣,粮食茶叶种植示范大户张培山等160多名致富模范和双带典型。 2、围绕思路定规划,凸显统筹能力。 镇党委要依托镇情,确立发展思路,相应编制产业规划,引导支部抓发展。今年镇党委提出了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在培植、拓宽地方特色、提高特色产品档次、开拓流通市场、适度规模经营上寻求突破。针对四荒地多的优势放开山场、水面、荒山、荒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新思路,制定了茶叶在现有500亩的基础上,年再开发1500亩,达到5000亩的规模,速生林开发计划达8000亩的规模。围绕特色产业,规范招商引资活动,引导村党支部开拓视野,谋划长远,发展地域经济。镇党委结合企业改制、典型带路,采取招标方式公开拍卖镇属聂山茶场、伍山茶场二十年经营权,组织村主要负责人参与现场拍卖会,让他们从中体会市场化运作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聂山茶场原标的20万元,结果经拍卖后,以34.8万元成交,带来直接效益14.8万元。村支部思路一新,外出引进茶叶开发商5人,壮大聂山龙井的特色规模。 3、围绕规划定政策,激活发展能力。 为了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扩大规模,镇党委制定了相关政策,给予相关产业适当的激励补贴政策,鼓励支部抓发展。一是给予发展养殖业的农户,以户养10头猪以上为标准,协调2000元农贷支持、给予在荒山上开发茶园的农户按亩平补贴500元开发资金。二是年终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种养殖大户和双带模范典型,以此引导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政策引来金凤凰,刘胡村引进京山老板刘明坤开发茶叶基地200亩,开发规划可达500亩;全镇先后引进客商4人,已开发茶园2000亩,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投入不足,发展不够的难题,业主事业和基地壮大共同得以发展。 二、二类支部抓服务,培育协调能力 把班子健全、村干部素质较高、战斗力较强、有一定服务意识但与“五好”标准暂还有一定距离的村定性为二类支部。二类支部之所以达不到“五好”标准,很大程度上缘于发展不够,集体经济薄弱,有心办事,无钱办事,服务群众不到位,办实事少,造成群众满意率低,评价不够好。因此,二类支部主要以抓服务、促发展为重点,依靠能人带动,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服务力度,在提高支部“满意率”上下功夫。 1、组织中介牵好线,提高驾驭能力。 二类支部多为集体企业空壳村,集体收入空白村,债务繁重困难村。镇党委因势利导,村支部牵线搭桥,党员干部唱戏积极参与引导发展打工经济。重点指导支部充分挖掘人文资源,用好用活当地能人,服务农民增收。徐墩村党支部组织本村外出有能力、有影响的民工头徐旺松、张火清(每人资产近千万元)等座谈协商,共同谋划,带出本村及附近村劳力一百多人,劳平增收8000元。 2、后勤保障安好心,培植协调能力。 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好心,村党支部坚持为外出人员搞好后勤服务,解除后顾之忧。组织党支部协调党员干部为外出务工人员代管家务,帮助缺劳力的家庭抢季节,不务农时,赢得群众好评。针对民工外出集中期,党支部在劳务集中外出期间,协调部门千里相送保平安。徐周村党支部为家中无剩余劳力的外出务工人员调整田亩,让别人代为耕种,减少了外出务人员的经济负担。双墩村被护送到目的地的工头蔡苟三说,政府真是服务到了家,村组织是我们的主心骨,硬靠山。 3、全程跟踪服好务,培育服务能力。 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有什么困难,村党支部有求必应,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维护了本村外出人员的权益。徐墩村村民徐育林在东北打工出了工伤事故,村党支部得知后,立即派人以组织名义出面上东北请律师,调解纠纷,最后得到了妥善解决。在发展打工经济的同时,村党支部鼓励和支持农户发展加工业、养殖业,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技术、资金、信息的问题,积极培植民营经济的发展,据初步统计,全镇现有外出务工人员2200人,大小工头200人,年创打工收入达2000多万元。 三、三类支部抓规范,强化依法执政能力 把班子缺员,软弱涣散,村干部整体素质低,服务意识差,群众极不满意,无力发展的村定性为三类支部。镇党委以建章立制,整顿和加强后进村班子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村干部“素质工程”。一是落实民选村官,选准配强村级“一把手”,把那些公道正派、素质高,有一定能力和水平,能为民办实事的人选拔到村级主职岗位上来,今年调整了月池、唐巷等几个后进村的主职。二是培训学习,提升村干部理论政策水平,加强“三观”教育。三是建章立制,管好队伍。四是加强后备队伍建设。五是落实奖惩激励措施,稳定村干部队伍。 1、建章建制重规范,增强民主决策能力。 村党支部着眼有章理事,完善制度,用制度约束和规范队伍言行。一是推行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即凡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必须经过以下程序:拟定方案,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决策方案。考察论证,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决策事项,应向有关专家和部门咨询,进行的考察论证,并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作为决策参考。酝酿讨论,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依次召开支部委员会,村“两委”联席会和支部党员大会对决策事项进行充分的酝酿讨论。表决通过,将决策事项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表决通过。二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一季开一次民主理财小组会,审议财务收支,民主理财,一季一次村民代表监事会,请代表监督村两委班子工作,审议村务公开内容;每季度召开一次代表议事会,研究制定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交村委会执行。三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一月一次党小组会贯彻支部决定,一季度一次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班子团结,半年上一次党课。并坚决做到各类制度上墙,规范运作,用公正的制度赢得民心。 2、组织督办促规范,强化依规办事能力。 镇党委党政班子成员按照联系点责任亲自参与三类支部重大事项决策,指导和督办各项规范化制度的落实,做到亲自参加会议,亲自提出意见和建议,亲临做出表率,使规范化的制度深入人心,执行有力,抓出成效。镇政协组长李忠章对所联系的三类支部曹杨村约法三章,建立了整套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并亲自督办落实,以身示范,使曹杨村干部一改过去懒散疲沓的工作作风,形成了追求“团结、务实、清廉”支部领导班子新形象的良好舆论导向,在群众中赢得赞誉。还亲自帮助他们制定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帮助建立林果基地一处,让三类支部凝聚民心民智,插上经济腾飞的翅膀,迈向新的目标。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