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如何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这是基层干部经常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今天,我主要是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感受和体会,仅供同志们参考借鉴。
  我的第一点体会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重在经常难在经常,既要靠强烈的事业心经常抓,更要用爱心和细心抓经常。
  2010年,我刚走上指导员岗位,上任11天,因一名干部说话粗鲁,伤了战士的自尊,跑了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两个经常性工作”是部队建设的基础工程,看似平常,但事关部队的安全稳定,事关部队的长远建设,事关群众和官兵的生命,做好“两个经常”责任重大。
  我认为强烈的事业心是干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在我任指导员、教导员期间,每天睡觉之前,不管有多晚,我都要把当天该做的工作和次日的事情,在脑子里细细地过一遍,发现有哪件事没落实,我就睡不踏实,非落实不可,特别是发现哪个战士情绪不对劲,管理工作有不良苗头,我心里就不踏实,非要把它解决好才能入睡。我一贯坚持:只要是制度规定要求落实的事情,哪怕时间再紧、工作再忙,我都要盯着做到位。所以,在我任教导员期间,有人对我说:“当教导员的,上有团下有连,营在其中图清闲,没有必要太辛苦。”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而我对他们常讲一句话:麻烦是为了不麻烦。
  2015年10月,我营在外驻训,营里分工我和林助理每天晚上检查分散在各个驻训点的车辆和枪炮管理情况。一天吃过晚饭,我得了重感冒正在挂水,林助理看外面下着大雨,就对我说:“教导员,你今天就不要去了,我一个人检查就行了。”当时,我头疼得很厉害,浑身上下一点劲也没有,犹豫了一下,就让他一个人去检查。我越想越不踏实,因为驻地社情非常复杂,常有个别老百姓到车场偷汽油。我就让卫生员把针拔下来,急着往车场赶,正好遇上两个老百姓拿着油桶进了车场,见到我这俩个人扔下油桶拔腿就跑。事后,我发现两名岗哨在车厢里躲雨,我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尽管大雨淋得我感冒更加重了,但避免了一起失窃问题的发生。基层工作中,诸如此类的小事情很多,但若是这样的小事情没有处理好,可能导致大问题。我经常跟我们的指导员讲:有时多说一句话,就会少说后悔话;有时多走一步路,就会少走曲折路。
  有的同志说,现在“两个经常性工作”越来越难做,但我认为,只要肯下苦功夫、细功夫就不难。多年来,我逐步养成了“七看”、“五听”、“四问”的习惯。“七看”,就是看训练劲头、看工作热情、看阅读内容、看娱乐表现、看消费交往、看睡姿胃口、看情绪变化。“五听”,就是听讨论发言、听牢骚怪话、听歌声语调、听战友嘀咕、听家长意见。“四问”,就是问家庭情况、问个人愿望、问婚恋状况、问实际困难。我身上总是带着一个小本子,把看到的、听到的、问到的、想到的随时记录下来,每天晚上进行分析梳理。日积月累,对每个官兵的情况都能说上个一二三来。当教导员4年,我记了满满33个笔记本。
  有一天,在营区查看时碰到战士小许从电话间出来,见到我没打招呼就跑了。小许平时一直乐呵呵的,性格比较开朗,往常只要见了我,总要说上几句话才走。这次他就这么跑了,我隐约感到可能有什么情况。果然,连队干部告诉我,小许想请假回家,问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说,最后才吞吞吐吐地说家里有人得了重病。问谁得了重病、得的什么病他也吱吱唔唔。我感到更不对劲了。按小许的性格,他也不会不说。我想到小许家乡的居民比较迷信,没病很忌讳说有病。这使我相信小许肯定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晚饭后,我找小许谈心,他见我说得句句在理,向我道出了原由。原来他的父母亲因宅基地纠纷被邻居打成重伤,他已打电话约好朋友准备教训教训邻居,如果请不了假,就准备私自离队。听了这个情况,我耐心地做他工作,打消了他回去报复的念头。随后,我把情况向团里作了汇报,并派人专程到小许家里处理这件事,邻居不仅赔偿了医疗费,还受到了刑事处罚。事后,小许对战友说:如果不是教导员细心,我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傻事。
  “两个经常性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带着感情去做,才能以真情换真心。我在营里经常教育官兵:人人都有困难,要相互帮助。尤其是当官兵个人和家庭遇到一些实际困难时一定要主动上去帮一把,当官兵个人思想有疙瘩时一定要主动靠上解。
  我的第二点体会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需要群策群力,既要自己带头做,更要发动群众。
  我在基层十多年的经历,使我得出了这样一个启示:要想真正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就必须舍得下苦功夫、细功夫、实功夫,功夫下得越深,了解的情况就越真。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做到“五勤”:腿勤—该检查的地方要走到、眼勤—该注意的地方要看到、脑勤—该做的工作要想到、嘴勤—该了解的情况要问到、手勤—该记的地方要记到。我身上通常带着两种东西:一是小笔记本、一是小摄像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早晨起床到营区转一转,看看连队起床出操情况,到班排了解病号和值班执勤人员,翻一翻战士枕头边、床头柜等边角情况;午休时到营区转一转,看看午间坐岗人员履行职责和人员休息情况;熄灯前后到营区转一转,查查连队的晚点名、各类值班人员交接班、在位就寝等情况。在转、看、查、问、听得过程中,当好有心人,将有关情况及时记录,甚至拍摄下来,进行分析思考。对一些重要情况,及时反馈给连队,督促解决;对一些一时了解不够、分析不透的突出问题,在营队每月的思想形势分析会上与党委委员们共同讨论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两个经常性工作能不能做得及时、有效,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光靠几个干部也是不行的。作为政工干部,不仅自己要带头做,热心做,还要积极培养干部骨干想做、愿做的意识,更要教给他们会做、善做的本领,使他们真正成为组织的助手、干部的“触角”、群众的良师益友。我们坚持定期组织小培训、开展小交流、进行小讲评,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传方法。为了更好地开展“双四一”活动,我们组织各连每半月召开一次党员骨干会,让每个同志谈谈一段时间来发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解决不了的报告了没有,对作用发挥好的及时表扬,做得不够的及时提醒。我们还进行月评称职骨干、季评优秀骨干、年评标兵骨干活动,让大家工作有压力、有动力。当年,我们营形成了党员是教员、处处是课堂,事事有人管、人人愿管事的良好氛围。
  前年,我营新兵连一名党员骨干无意中听到,四川籍新兵小谢在闲谈时,自称入伍前参加过黑社会,参与过两次抢劫。听到这个情况,我马上召集相关干部骨干进行调查研究和核查。经小谢的班、排长深入细致的工作,终于弄清楚了他的真实想法。原来,小谢入伍前听说部队有老兵欺负新兵的现象,就编造了所谓黑社会的背景,平时故意装得粗野蛮横、大大咧咧,想让别人不敢惹他;加上感到军营生活比较苦,编造这样的背景也可以为退兵做准备。知道真实情况后,我感到小谢思想复杂,很有“心计”,我安排他的班、排长、老乡战友等做他的思想工作,并针对小谢工作中的优点,营连把他评为营里的“每周一星”,把他佩带大红花的照片贴上宣传栏、寄回家乡,激发他的荣誉感、自豪感。年底,小谢被评为优秀士兵。
  我的第三点体会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要转变观念更新方法,既要继承好传统,更要勇于探索新办法。
  当前,青年官兵的思想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义务兵入伍动机多样化,士官人数不断增多,干部队伍学历层次差距加大,教育管理难度加大,对“两个经常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感到光靠老办法不灵,用土办法不行,必须探索经常性教育管理的新办法、新路子。
  基层经常性教育资料缺乏,有的官兵反映每周一法教育,年年就是那几本教材、年年就是那几个案例、年年就是那几个法律条款,有的老士官经常对连队干部讲:“只要你讲出题目和案例名称,我就知道下面要讲什么内容,听与不听一个样。”官兵讲在嘴上,而我记在心里。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就尝试运用社会媒体资源搞教育,把教育资料的收集运用向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延伸。为此,我自己购买了一台录像机,坚持每周把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新闻调查》、《海峡两岸》、福建电视台的《与法同行》、山东电视台的《道德与法制》、江苏电视台的《举案说法》等21种有教育意义的法制教育节目录制下来,有选择地组织官兵观看并进行现场点评,既节省了干部的精力,又提高了授课质量,深受官兵喜爱。
  我平时比较喜欢看中央台的焦点访谈,有一次看节目时,我突然想,营里的教育管理不也可以搞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之类的节目吗?把连队的倾向性问题聚焦拍摄,让大家自己说、自己评,教育效果不是更好吗?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前年海训期间,我们营制作了“聚焦海训场”节目,把连队好的训练方法、突出的个人,以及“三声”、“三相”拍录下来,组织官兵观看,战士们既为连队摘金夺银欢呼,也为个别战友军姿不整、精神不振而汗颜,教育效果非常好。
  这些年来,我仍然坚持关注各类电视节目,及时做好录制和资料收集工作,为搞好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材。在工作之余,我每天坚持做到:新闻天天看,报纸天天读,政治书刊天天学,报刊资料天天剪。我每年都自费订阅《领导科学》、《基层政工读物》、《时事资料手册》、《党课参考》、《基层建设》、《共产党员》、《党员文摘》等10余种刊物,还花费1万多块钱购买军事、政工等方面的书籍。几年来,通过买、剪、寄、抄,我收集了26个剪贴本、7000多篇理论文章,录制了31盘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录像光盘,记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不怕同志们笑话我,我当干部十几年,除了当月工资外,基本没什么积蓄,但我有几箱书和一大批录像资料。
  我的第四点体会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身教重于言教,既要说得使人信服,更要做得让人佩服。
  我经常提醒自己,单位建设要当样板,自己首先要做标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多年来的基层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只有形象好一点,腰杆才能挺一点;只有自己苦一点,成绩才能多一点;只有做人正一点,讲话底气才能足一点。
  我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兵,工作干在先、冲在前。当干部十几年,无论是正常操课还是节假日,都坚持五点半起床,从未睡过一次懒觉。尽管家属房离营部只有几百米,但儿子想在家见我一次都很难,有时周末回家住宿,也是早出晚归。
  去年,我调任政治处主任后,更是坚持以自身的形象说话。坚持到一线了解官兵的真实思想,做到情况比股长先了解、实情比机关干部更清楚。处里有一名副营职干事,任职年龄和兵龄与我差不多,用部队的话来说是名“老同志”,工作上曾受过挫折,但我坚持以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引导他。每天出操我约他一道参加,工作中我与他一起探讨,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主动帮他解决。机关的同志都说,张干事今年简直换了一个人,我们政治处也因他工作出色,被军区评为宣传报道先进单位。
  这些年尽管我在工作中作了一些努力,但我感到离各级首长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将认真研究探索和实践,坚持心往政治工作上想,劲往政治工作上使,钱往政治工作上掏,把“两个经常性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政工干部。<\/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