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它在一次性能源生产与消费量中一直占据很大比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不仅是世界煤炭生产与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煤炭进出口大国,尤其是在2009年中国煤炭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到2011年中国又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煤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对煤炭的消费量不断增长,但是煤炭净进口的快速增加造成了我国煤炭产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攀升,这种变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本文首先分析了今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变化,并分析煤炭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可能给我国带来的优劣影响,我们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为解决对外依存度上升可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文章选取国外典型国家资源短缺国家日本和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印度,分析了其应对煤炭问题所做出的各种应对措施,并总结出适合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参考对策。最终得出我应该建立煤炭应急储备与战略储备,立足国内供给,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并发展煤炭配套物流等行业;同时扩大进口来源国,实行能源外交,保障国外供给;最终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需求,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控制在合理水平,避免我国出现能源安全危机。

关键词:煤炭行业;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影响因素;

1  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1.1我国煤炭市场概述
    煤炭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和基础能源来源,且随着我国在经济上的不断进步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使得市场对于煤炭这样的原材料的需求量更是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就必然需要煤炭工业快速发展以保证满足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外,我们还需要清楚的了解能源资源的整体状况和特点,这也决定了我国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已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这样的资源分布结构在短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而我国煤炭企业在现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尚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煤炭企业整体来说,在营销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差异化的定位工作,以至于在品牌效益以及产品结构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点;二是从煤炭企业开采来说,对生产完后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重视程度和处理力度都不够;三是从煤炭企业发展角度来说,我国一些小型的企业在大型企业的影响以及政策条件下没有得到充分和良好的发展;四是从煤炭企业生产的产品来说,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铁路运输的局限性而受到较为严重的限制。
    1.2我国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开始实施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以拉动内
需,煤炭供需、价格及产能快速增长。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由于欧债危机深化蔓延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减缓,煤炭供需关系发生转变,呈现“买方市场”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2012 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8.1%、7.6%、7.4%;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4.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5%,增速同比下降6.51百分点,2012年前三个季度用电量增速分别为6.8%、4.3%、3.9%;煤炭市场需求尤其是火电煤需求增速也随之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大幅放缓,我国煤炭消费增速由2011年底6.3%及2012年第一季度 6.4 %,快速下滑至2012年前三个季度2.8%的增速,增幅同比下降7.5百分点。
在产能持续释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12年1至9月煤炭产量和净进口量超过消费量近1亿吨,煤炭供给过剩和社会库存不断增加,煤炭价格也随之降低。但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冬季用煤高峰拉动,2012年第四个季度GDP同比增长7.9%,煤炭需求有所好转,煤炭进口和社会库存却仍在不断增加。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止2012年11月底,全社会存煤继续维持高位达2.9亿吨左右。截止2012年 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8500万吨,同比增加3120万吨,增长58%;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13万吨,同比减少52万吨,下降0.6%,仍处于较高水平。
    2   我国煤炭行业对外依存度的分析
    2.1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界定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用来表示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体现该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也是衡量一国贸易一体化的重要指标。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而某一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即一国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对国外的依赖程度,用一国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净进口量与该国国内该类或该种产品消费量的比值来表示。产业对外依存度越高,受国际因素影响就越大,产业的生存安全度就越低,但产业依存度太低会不利于煤炭资源优化配置。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公式表示为:
    Z=(X++M)/GDP*100%
    
  式中Z为对外贸易依存度,X为出口总值,M为进口总值。一国的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越大。一般来说,实行开放政策的国家相对于闭关锁国的国家,其外贸依存度会比较高;小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会比大国家高一些。有人认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这个指标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经济对外部世界的依赖度。比如,进口值不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的GDP。因此,他们主张使用出口依存度这个指标,即用该国出口值占同期GDP的比重来表示该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其实,出口总值也不是都算作GDP,只有净出口才算作GDP的一部分。因此,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指标都有其不足之处,不过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指标以前,我们用这两个指标来大体反映一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特别是,通过这两个指标的变化程度来反映一国经济对外部经济依赖程度的变化趋势,还是可取的。 
    煤炭对外依存度由煤炭进口量、出口量、消费量共同决定,而消费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产量的影响,因此产量也是影响煤炭对外依存度的重要因素。煤炭的进口量越多、出口量越少、消费量越大,则其对外依存度就越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就越高,反之对外依存度就越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就越低。
    对外依存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煤炭净进口量的变化。我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大国,更是煤炭消费大国,所以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微小上升就代表着煤炭净进口量的大量增长。中国煤炭净进口量的是上升最快的,几乎呈直线上升,而其它几个国家的煤炭净进口量只是缓慢上升或者是时涨时降。从2010年开始,中国煤炭净进口量不断增加,我国第一次由煤炭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直接跃升到煤炭净进口国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2.2我国煤炭行业对外依存度分析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在未来20年的化石能源消耗中,其消费量将大大超出生产量,中国能源消耗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必须依靠净进口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煤炭和石油是我国最主要的化石能源,石油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高,由于石油的稀缺性,各国一直都在争夺石油资源,所以对石油的进口不会有太大的增长,但各国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暂时不像石油那么紧张,所以中国依赖进口国外煤炭来填补化石能源缺口已成为趋势。
近年来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变化。据美国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51亿短吨,比上年增长239.5%;出口煤3835万短吨,下降39.5%;全年净进口 1.126亿短吨,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53%。2010年我国煤炭净进口持续攀升,进口总量1.95亿短吨,比上年增长29.2%,出口煤炭2266力短吨,下降40.9%,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67%。从以上数据中可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攀升的趋势愈发明显。
    《2011年煤炭中期市场报告》中的预测数据显示,我国煤炭人均可采储量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开发规模大,储采比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其消费量却为世界第一,我国越来越多的煤炭需求必然会导致煤炭要大量依赖进口,其对外依存度必将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水平还不高,工业发展主要还是要依靠化石能源;另一方面各国都在抢夺石油资源,煤炭比石油在国际进口中的竞争压力小,且中国石油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对石油的进口量不会大幅增加。最重要的是由于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各国普遍都开始重视能源储备。我国也不例外,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国际能源市场,通过进口他国的能源来满足本国的消费。因此我国将长期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且进口量还会不断增长。在石油进口数量不断增加之时,我国又成为煤炭净进口国,这必将导致我国对外能源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煤炭过度依赖进口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软肋。与同处于工业化链条前端的其它大国相比,在通过获取国外能源供给来确保能源安全方面,我国处于守势,也不存在后发优势。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漫长,一个正面且稳定的外部环境非常重要,我国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煤炭进口 1.82亿吨,同比增长10.8%;出口煤炭1466万吨,同比下降23%。2011年我国煤炭净进口 1.68亿吨,同比增长了 15%,煤炭对外依存度上涨到4.71%。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我国当前煤炭行业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而且仍然在攀升。
    3  我国煤炭行业依存度对我国的影响
    3.1对外依存度升高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保障能源储备
    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充足的能源供应与能源供应,在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担当重要角色之时,增加煤炭进口、限制煤炭出口,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由于煤炭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能源资源。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为更好地满足国内煤炭消费的需要,自然应该增加煤炭的进口、减少出口,有限的煤炭资源首先应该满足国内需求。煤炭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于提高我国的煤炭战略储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出口以及鼓励进口的煤炭政策,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煤炭进出口的各项政策及规定。
    (2)有利于改善国内煤炭市场
    近年来,我国煤炭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的煤炭价格低于国内煤炭价格,并且由于供应充足,各用煤企业都被国际煤炭的低成本所吸引,所以我国煤炭进口不断增加,煤炭进口既增加了用煤企业利润,又节约了国内的煤炭资源。此外,煤炭进口还有许多有利影响,一是由于煤炭开采会对水资源造成永久性破坏,煤矸石和甲烷的排放都是重要的污染源,增加进口、减少国内生产,可以减轻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和煤矿开采污染,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国内煤炭运输系统不完善,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离煤炭产地距离遥远,利用海外煤炭资源、加大煤炭的进口量更有利。增加煤炭进口不但可以减缓我国国内运输的压力,而且也减缓了我国国内煤炭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
    (3)有利于提升煤炭产业安全
    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是维护煤炭产业安全的关键,我国煤炭产业需要具有适度的对外贸易。我国煤炭企业的规模小、集中度低、竞争力差,从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讲,应鼓励煤炭进出口,但是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度,特别是对于煤炭这样的能源产业,过高的出口或进口依存度会增加煤炭产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从而影响煤炭产业安全。如果没有国外煤炭的大量进口,国内煤炭企业就缺乏外部驱动力,感受不到国际方面的竞争,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就难以提高。国内煤炭企业由于面临着来自国际煤炭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会促进企业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升级。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外贸顺差过大已成为很多国家攻击的把柄,增加煤炭进口将有助于消化外汇储备,减少外贸顺差,改善国际贸易关系,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3.2对外依存度升高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又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其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国内煤炭价格过高以及供需不平衡决定了我国未来仍需要利用国际市场来大量进口煤炭。
    (1)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国家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能源使用的安全性。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指能源能够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需求供应的稳定程度,其不仅包括保障当前情况下的能源供给,也包括应对一定的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能源供给,更要可持续利用,满足长远发展,保障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是指能源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我国煤炭产业目前对国家能源安全主要作用在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上,即以合理价格得到煤炭供应的可靠渠道。中国煤炭进口来源国主要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朝鲜、蒙古、俄罗斯联邦、美国、越南、南非这9个国家,它们占据了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99%以上。中国作为近几年新进煤炭进口国,由于既有的国际煤炭贸易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中国更多的只能市场上进行随机采购,哪里有煤就从哪里进口。所以,最近几年除了印尼、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煤炭进口也在快速增加。矿产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一般的商品一样随意进口,过分依赖国外的煤炭资源,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潜在风险非常大,国际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也有可能会对我国煤炭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他国的能源政策改变如提高出口税率、减少煤炭出口等,会对我国煤炭进口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政局的变动也会影响到煤炭的进出口发展。由于我国煤炭进口没有与他国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这些问题等都有可能造成我国煤炭进口来源锐减,从而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
    (2)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年均GDP增速高达9.8%,2010年中国GDP总量更是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消耗不断增加,所以我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步入了逐渐上升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都对能源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各国都充分意识到煤炭是电力、钢铁、建材、化工以及其它相关行业的主要支撑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煤炭的重要性。因此将更多的重心放到国内需求上,把煤炭储备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目前,我国已采取政策措施来限制煤炭出口,鼓励煤炭进口,印尼以及越南也将采取提高出口关税的方式来限制国内煤炭出口。我国煤炭产业一直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如果我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那么受世界经济和煤炭市场的影响将不断扩大,有可能受到他国的制约和支配,带来一定的经济安全隐患。一旦国际煤炭市场供应中断或价格飙升,将对我国工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会对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3)对我国与他国之间的外交关系造成影响
    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是相互的,一国的进口意味着另一国的出口,两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合作双赢、互利互惠。煤炭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虽然煤炭的供需不像石油那样严峻,但是将来随着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煤炭的重要性,其在能源战略储备中的地位会逐步提升,有可能会给我国的国际关系带来一定影响。煤炭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能源,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有可能约束、削弱国家的安全利益,更有甚者,会严重影响国家的整体外交战略。我国与他国进行能源合作时应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则。我国能源企业的对外合作比较注重双方利益,坚持共同发展,互惠互利,谋求双赢,在与其它资源大国合作过程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益,同时努力践行人文关怀和帮助,不断协商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我国在国际发展上创造了有利的氛围。我国近年来广泛开展煤炭国际合作,开发国外煤炭储备。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平衡增长。中国支持印尼实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将继续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印尼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扩大对印尼的投资。目前,国际能源竞争形势激烈,我国应该开展广泛的能源外交,将能源战略与外交战略手段相结合,创造有利的外部能源环境。通过能源外交政策和措施,确保国家可以得到稳定合理、供应充足的能源。我国应积极拓展海外合作项目,不只单纯的买煤,而是广泛参与到煤炭资源的勘探、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通过获取股份来进行投资。
    4  我国煤炭行业对外依存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内部因素影响
    (1)煤炭行业生产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煤炭科技是实现煤炭高效、安全、洁净开发和利用,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煤炭产业能否在国内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所具有的生产技术是否先进。“十一五”期间,我国不断提升煤炭的科技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涉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煤田地质勘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和清洁加工利用、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矿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建设等方面出现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炭探测、煤炭开采、煤炭利用等很多方面的技术也随之得到提高和加强,这就减少了煤炭开采对坏境的破坏,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保证了煤炭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
    虽然我国煤炭工业正在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比重过高,又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和矛盾。最重要的是煤炭生产力总体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采掘设备还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小煤矿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低;我国煤层埋藏深、煤矿自然灾害较多,针对这些问题的安全高效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与世界先进产煤大国相比较,我国煤矿大型技术装备制造能力仍然较落后,影响煤炭科技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尚没有解决,还需引进重大的关键技术装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性能低、工资待遇较差,煤炭工程技术类的人员越来越少。煤炭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从而就造成了许多大中型煤炭企业中的技术人才短缺,影响了煤炭资源的探测,降低了煤炭的开采率。这些都是造成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低就导致生产率低,继而影响煤炭质量与开采成本,使其品质与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都不具有竞争力,因此中国近年来的煤炭进口逐渐超过煤炭出口,真正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2)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
    我国煤炭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煤炭企业众多,但市场集中度低,结构分散,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严重,小型煤矿的迅猛发展使得煤炭企业分布不集中,不能使煤炭行业形成有序竞争,从而造成了大量盲目的投资行为。而这些投资行为在开采过程中不重视开采规律,不遵循开发规划,使得很多不错的煤田被盲目开采,使那些优良的煤质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造成了浪费,从而限制了煤炭的供给量和质量。组建大的煤炭企业集团是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
    尽管经过不同阶段的调整与发展,煤炭产业整体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市场结构不断趋于合理,集中度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煤炭产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集中度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垄断竞争理论,煤炭产业集中度的上升会产生垄断竞争,企业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而控制煤炭生产量,由此带来煤炭出口量的降低和进口量的增加,造成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的上升。我国煤炭行业将以“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团”为重点,着力推动煤炭结构调整,提升行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来提升我国煤炭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减小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稳定煤炭产业的对外依存度。未来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必将不断提高,因此国内煤炭产量会减少,我国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要更多的依赖进口,由此我国煤炭产业的对外依存度也会升高。
    4.2外部因素影响
    (1)煤炭行业运输体系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分布却很不均匀,主要产区集中在中西部省份,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煤炭资源却普遍较为贫乏。这种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的不协调使得煤炭运输体系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内看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在其他各省的分布却极不均衡。而煤炭的使用地区范围却很广,必须通过运输才能满足煤炭的使用需求。中国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沿海和内河水运,或单方式直达运输, 或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我国区际煤炭调运以铁路为主,以水路和公路为辅。
从运输方式来看,铁路因其具有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一直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运输方式,铁路煤炭运量占据全国煤炭运输总量的70%以上。虽然铁路在运输生产效率指标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其在路网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致使铁路运输能力扩张速度明显落后于煤炭产量和运输需求量的增幅,铁路主要设施运力严重不足,设备老化现象严重、能力大多饱和,大部分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率已达100%,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铁路运力趋于饱和,满足不了社会对煤炭运输的需求,所以公路开始承担较大比重的煤炭长途运输。公路煤炭运输作为铁路和水路煤炭运输的重要补充,在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煤炭中转港腹地,一直有部分中、短距离的公路直达运输或公路集港运输。近年来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又导致公路运输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公路长距离运输在经济上并不合理。虽然许多耗煤企业在江河沿岸建有专用码头,但由于铁路运力不足,内河运输优势尚未发挥,铁水联运衔接不畅,无法发挥铁水联运优势。“铁水联运”是北煤南运的主要方式,因此海运能力在煤炭运输系统中仅次于铁路的重要性。中国铁路近年来平均运距以及平均运价的不断上涨,致使中国北方港口销往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在价格上与从周边国家进口的煤炭价格相比已无明显竞争优势,加之进口关税调减,导致沿海地区大量进口煤炭。由于我国国内煤炭运输体系不完善,运费高昂使得煤炭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价格,导致我国煤炭出口量降低,进口数量增加。
在煤价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煤炭拥有如此大的国际市场,由于国内煤炭运输体系不完善,加之运价过高,只要进口煤炭的到岸价低于国内煤炭价格,煤炭进口增长的格局就不会发生改变。随着沿海地区煤炭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如果煤炭铁路运输体系建设达不到合理水平,沿海地区必然会增加煤炭进口,带来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升高。
    (2)煤炭下游行业对其影响
    在我国煤炭需求的构成中,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个行业是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工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经济运行状况逐步好转,煤炭消费也逐年增加。
    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一直占我国煤炭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煤炭消费的最重要行业是火力发电,我国的火力发电有很多的优势,比如技术成熟、成本低、对地理环境要求低、发电能力的增长较高等,所以在未来我国的发电形式中,依然是以火力发电为主。而火力发电的使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带动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炭是钢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燃料,钢铁行业是我国煤炭消费中第二大行业,近年来其耗煤量也保持逐渐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化工行业中,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将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1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化工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将会逐渐减少。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地位稳固,中国未来对电力、建筑、钢铁、汽车、电器产品的需求将激增,这些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刺激煤炭需求的增长,一方面由于国内煤炭供给不足,另一方面部分产业对某些特殊煤种具有需求,而国内这些煤种又比较稀缺,所以煤炭产业仍需大量进口,其对外依存度必将逐步提升。
    (3)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出台煤炭产业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优化经济结构,使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几经变化,但煤炭产量、煤炭价格、安全生产、出口导向和行业生产效率等一直都是我国煤炭产业政策调控的目标。中国长期以来是以能源供给不足为主要特征,因此大多数时期内煤炭产业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增加煤炭产量,保证煤炭供给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基于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环境、运输等方面压力,国家鼓励充分利用世界煤炭资源。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出口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家对于煤炭进出口的政策调控。国家出台的煤炭进出口政策都对我国的煤炭净进口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我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近年来逐渐升高。由于我国煤炭资源有限,对煤炭需求数量巨大,因此为保护我国煤炭资源,未来一段时间国家还会继续采取限制出口,鼓励进口的政策,继续发挥煤炭产业政策对煤炭进出口的调控效力,这些政策都会带来未来我国煤炭对外依存度升高的问题。
    5  应对我国煤炭行业对外依存度升高经验借鉴
    5.1日本应对煤炭行业对外依存度高的战略
    日本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能是日本工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但由于能源匮乏,自给率只有18%,所以长年得以依靠进口来维持,受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日本核能将长期陷入停滞状态,对新一代核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将会下降。煤炭在日本一次能源供给中占21%,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主力能源。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供给形势,中国的能源战略应及时调整。日本30多年来在能源供需和节能技术领域不断进行探索与发展,对我国能源战略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日本整体的能源战略安全体系主要包括:能源外交、自主开发海外能源,石油战略储备,能源结构、进口多元化,节能高效利用,研发新能源和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该战略保证了日本能源的稳定供应。煤炭是日本重要的一次能源,从国土荒芜,生产、生活水平极度落后的二战后至今,根据煤炭在日本能源供需结构中所发挥的作用,日本政府对煤炭政策共进行了 9次调整。虽然日本本土的煤炭工业日渐消亡,但是其消费量却不断上升。经历了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日本越来越认识到煤炭的重要性,加大了煤炭利用度。日本政府主要通过开发海外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利用率以及开发煤炭清洁利用等战略措施,来保障国内的煤炭需求。
    (1)高效节约利用能源
    节能政策是指通过减少对能源的使用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质和量两方面同时弱化能源风险。对民众实施道德软约束,广泛开展节能教育和宣传,节能意识深深扎根到日本人民的心中,渗透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对企业则通过立法来对节能采取硬性约束。如2006年曰本经济产业出台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了八大战略,无一不与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挂钩。同时,政府还制定了长期的节能技术发展战略,持续向节能技术开发企业提供战略支持,并要求各行业的研发技术相互借鉴和融合。
    (2)开发海外煤炭资源,加强国际合作
    总体来看,日本在能源技术研发上的策略秉承了 “技术强国”的整体思路:开发重点放在产业链上游的高端技术,依靠对产业链的掌控和影响使日本的能源产品和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日本煤炭能源中心是日本唯一的覆盖从煤炭开采到煤炭利用全过程业务的非盈利机构,致力于使煤炭成为更高效的资源和能源,目标是以更先进和环保的方式利用煤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全球环境压力,将煤炭成本和供应稳定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与新能源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合作,进行煤炭信息的收集以及煤炭资源、市场等的调研,为日本开发海外煤炭资源提供数据支持。日本积极开发海外煤矿,不断加大海外投资。政府鼓励企业海外扩张,技术输出,实现从能源进口大国向能源技术出口大国的转变。政府与民间企业紧密合作,主要通过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来与资源国建立经济互补关系,通过使用资金与技术合作来换取持续、稳定的能源供给。日本在技术研发上着力发展洁净煤自主工艺和高端能源装备技术,依靠自主技术占领国际市场。由于煤矿开发和发电-体化经营的煤矿企业在亚洲各产煤国居多,且煤矿排放的污染物会带来各种环境问题,所以日本将煤炭利用技术的开发及国际推广、确保进口煤的稳定供给作为日本煤炭政策的核心。日本由于具有严峻的地质条件,多年来积累了高度的煤炭生产及安全技术经验。目前这些技术己经应用在了中国、印尼等国家,为合作国家的节能环保工作及能源供给结构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
    (3)优化能源结构
    日本政府除了对外积极经营其能源外交战略,支持国内企业或企业财团在海外参与能源资源开发外,主要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大力研发新能源技术入手,调整能源结构,重点发展节能技术和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与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技术。日本的能源利用率高,主要是由于其煤炭与石油在能源总消费中占的比重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都比较低,例如,日本核能占能源总消费的30%,而中国只占1%。日本制定了新能源的开发计划,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方式,共同促进新能源的普及及应用。日本主要提倡核能立国计划,计划到2030年,核能在发电总量中所占比重达30%-40%,同时扶持其它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开发和发展,建立新能源科技产业园。
    5.2印度应对煤炭行业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的战略
    印度国土面积为328万78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人口数为12.1亿人,仅次于中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与中国同属于“金砖国家”。近年来,其经济飞速增长,在“十一五”期间印度经济发展很迅速,经济增长平均为8%。印度与中国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同时也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两国在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可比性,所以研究印度煤炭政策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鉴于煤炭在印度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印度政府在煤炭勘查、开发以及分配方面制定了完备的管理制度,中国同样是以煤炭消费为主,能源短缺国家,可以了解并借鉴印度煤炭的管理制度。印度最重要的能源战略就是政府对能源部门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为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确保今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印度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煤炭资源部,对全国煤炭资源和煤田进行监督管理。煤炭部是印度煤炭工业的专门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煤炭资源勘查、开发政策和战略,并同时负责煤炭生产、供给、分配和定价有关的所有事项的决策。煤炭矿山的国有化是印度煤炭管理制度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印度政府感到当时煤矿私有化阻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所以决定对煤矿进行国有化改革。目前,煤炭部下属三家煤炭公司,分别为印度煤炭公司、奈维利褐煤公司和辛格雷尼煤矿有限公司。其中,印度煤炭公司是印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公司,其产量超过印度煤炭总产量的80%。成立专门的部门(煤炭常设联络委员会),根据各产业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煤炭的需求来对煤炭进行分配,设立专门的价格委员会来来制定发电用煤的价格
    5.3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日本和印度的能源政策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国为了应对能源紧缺,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和法律法规,所采取的措施越来越趋于一致:一是向节能技术型国家靠拢,提高国内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从产业终端减少对煤炭的需求,节约能源,发展低耗能经济。二是煤炭进口来源国多元化,分散风险,运用能源外交政策,开展广泛的能源合作与交流,通过技术、资金与国外煤炭企业合作,保证国内煤炭的供应。三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力度,开辟除不可再生能源以外的、符合国家国情的新能源领域,譬如,日本主要大力发展核能,而印度主要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
    6  我国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6.1建立和完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
    我国目前已位居世界煤炭消费第一大国,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煤炭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建立我国的煤炭储备体系的步伐,提高保障能力。煤炭储备包括煤炭战略储备和应急储备,战略储备是一个长期的、庞大的储备体系,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的战略保障;而应急储备是为了预防自然灾害、战争等突发事件所建立的,能灵活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来保证煤炭供应。
    (1)建立国内煤炭应急储备
    能够依靠本国的可靠能源储备,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的重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煤炭在一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各国都开始建立本国的煤炭储备体系,日本更是停止了对本国煤炭的开采,全力依靠进口。我国煤炭储量虽然较为丰富,但是应该珍惜煤矿资源,有步骤、有计划的开采。国家应确立高标准的开采方针,提高煤炭资源的地质勘探力度,合理开采,提高回采率,杜绝浪费行为,对稀缺煤种和优质煤建立保护制度,实行统一规划和保护性开采,禁止煤炭优质劣用,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应加快建立国家应急煤炭储备体系,建立完善的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以应急能力强为基础,按照覆盖面广、运输距离短、储备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要求,建立以地方储备为主体的储备体系,提高煤炭的运输和分配效率。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储备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加强对煤炭储备工作的引导和规范,设立专门的煤炭储备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煤炭储备进行总体管理、跨区域协调和调度。
    (2)多元化进口来源国,建立煤炭战略储备
    我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进口来源国相对较多,政府应该积极扩大进口来源国,本着互帮互利、风险共担、共同进步的原则,扩大对海外资源的利用,恰当发挥外汇储备的作用,通过签订双边政府协议和资源导向对外直接投资,保障国际供给稳定,增加煤炭进口。首先,中国政府应该把能源外交作为重要的外交战略,与资源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在能源合作中强调“能源消费大国”地位,既尊重国际已有的能源秩序,又积极发展有利于我国的能源规则。在争取国际能源互利合作的基础上确保中国利益的最大化,不仅要服务于中国经济,更要服务在中国的外交安全上,在国家主导的前提下,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海外投资;其次,我国优秀的煤炭企业应该利用自己的工程承包优势和技术服务优势,积极参与到国外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去,参与境外煤炭资源的并购,投资境外煤炭加工转化项目,延伸产业链。中国应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煤炭合作力度,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开采率低,也是煤炭出口大国。这些国家都在积极地寻求国际资金与拥有先进技术的合作伙伴,并且煤炭进口到中国的运输成本低。我国应与这些国家建立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保障我国的政治安全和能源安全。
    6.2加速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煤炭产业集中度低,会导致行业内竞争过度,不利于煤炭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造成煤炭资源浪费。同时更不利于政府对煤炭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对整个煤炭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与规划,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煤炭行业目前的市场集中度还较低,虽然这些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煤炭产业政策扶持下,我国一直在不断关闭、整合兼并小煤矿,但是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水平,目前还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营业务突出、核心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的煤炭集团。我国作为世界煤炭第一生产与消费大国,理应有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炭企业集团。延伸整合煤炭价值链和产业链,打造完整的煤、电、路、港、化产业链,实现产业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我国煤炭企业除了要加快国内的并购重组外,还需要积极走出国门,整合全球资源,实现跨国经营,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通过壮大企业实力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助于增强我国国力,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划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在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其煤炭储量丰富、煤类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已具有一定的生产开发规模和配套工程设施。要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依托大型煤炭企业,继续发展大型煤矿产业基地,保障我国煤炭稳定供应。
    6.3推进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炭生产效率
    我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开采利用效率和资源回采率却非常低,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想改变这一局面,就一定要从煤炭的生产和利用方式上来进行改革,国家和企业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煤炭高端科技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应设立专项科研资金、加大研发投入,加大煤炭科技研发力度,从采煤源头开始,淘汰落后企业,提高煤矿单井规模,采用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提高煤炭的产出率,降低煤炭生产原材料的消耗,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在综合精细勘察、保水开采、煤矿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洁净煤技术、煤制油技术等方面进行攻关,促进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与国际煤炭企业在科技领域的合作,着力突显重要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优势互补,引进国外的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把创新技术真正落实到生产中去,国家对高科技煤炭企业进行政策和技术资金扶持,建立示范煤炭企业,对着实有效的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使我国煤炭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逐步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能源利用率高、有安全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提升煤炭产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6.4推动节能减排发展,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我国不仅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更是浪费大国,每吨煤产生的效益仅相当于美国的28.6%,如果我国能源利用率提高10%,则每年消耗的煤炭将下降17.5%。这样,我国煤炭的消费量将会大大减少,一方面会大量减少煤炭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煤炭产业的对外依存度。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低,短时间内我国可以通过节能政策、价格以及税收等严厉措施来暂时减少煤炭的浪费现象,但是从长远看来,节能降耗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首先就必须为“节能减排”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创新,研发并推广节能技术,改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压缩高能耗产业,开发节能产品,淘汰高能耗设备,实现能耗的降低。建立适当的法律法规,规定产业在某一时段必须达到的能源使用率,促使企业不得不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合理使用。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对民众进行节能减排教育,重视每一位国民的作用,让人们明白节约能源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就是节能的行为,使节约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每个人身体力行,从生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为节能减排作贡献。要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5提高能源科技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约为70%,比国际平均水平高41%,而从长期看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需要一定的能源做基础的,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更不可能依赖其它化石能源,要控制我国煤炭产业对外依存度,就得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利用,逐步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可再生能源即为传统能源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非常规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多元化和中国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7  结论
    我们要正确看待煤炭产业对外贸易依存度升高,看到它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的利弊影响,一方面,稳定海外煤炭进口来源,保障我国煤炭储备;另一方面,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的生产利用率,加大对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控制煤炭产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过快上升,防止他国扼制我国能源供给,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威胁。
从长期来看,中国煤炭净进口是一种大趋势,煤炭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会逐渐升高,这不仅是由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现行发展状况所致,更是要国家的能源战略大趋势。我国要降低对海外煤炭的依赖,降低国际供应的不稳定性,既要发展国内煤炭产业,进行科技创新,完善上下游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实现中国煤炭的清洁开采和洁净高效利用,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保障国内煤炭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也要坚定走出国门的战略,与世界煤炭大国政府进行能源外交,与海外大型煤企进行资金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只有改变我国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能源科技比重,推进新能源及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性能源利用中的比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国外能源的依赖,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也符合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淼.当前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17)
[2] 李朝林.我国当前煤炭市场形势分析[J].山西煤炭,2013(6).
[3] 冯立群.中国煤炭进口来源分析[D]. 内蒙古大学 2012 
[4] 杨静.中国煤炭产业发展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杜云龙.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2): 22-23
[6] 薛选登.外贸依存度较高对我国的影响及政策[J]. 经济纵横. 2011(05)
[7] 王拥军.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J]. 国际市场. 2011(11)
[8] 徐丽,王丹彤,曾佳.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测算和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2)
[9] 郭少坤.关于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11(11) 
[10] 张智革,吴薇.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动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11(10) 
[11] 刘丽杰.关于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探讨[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12] 陈晓霞.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分析[J]. 中国商贸. 2012(03) 
[13] 辛文琦.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商贸. 2012(08) 
[14] 胡晓颖.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及影响分析[J]. 中国商贸. 2011(14)
[15] 刘彤烨.从我国外贸结构看我国外贸依存度问题以及政策建议[J]. 中国外资. 2011(14)
[16] 冯郑芳,侯玉春.浅析煤炭和电力行业趋势 初探2011年电煤市场[J]. 科技信息. 2011(01)
[17] 张伟,吕钢.浅议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及前景[J]. 科技资讯. 2011(04) 
[18] 李国明.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与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 知识经济. 2011(10) 
[19] 张巍.危机后对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0)
[20] 李宏勋,谢芹,张安军.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影响研究[J]. 现代管理, 2011(02)
[21] Xunpeng Shi;;R. Quentin Grafton. Efficiency impacts of the Chinese industrial transition: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reforms in the coal industry [J]. Economic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2010(02)
[22] David Allsop;;David Wray. The Rise and Fall of Autonomous Group Working in the British Coal Mining Industry [J].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 2012(09)
[23] Victor G. Devinatz. Introduction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Autonomous Group Working in the British Coal Mining Industry” [J].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 2012(09)
[24] Kang Wu,Bingsheng Li.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ional strategies. [M]. Energy Policy . 2010
[25] John Byrne,Bo Shen.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M]. Energy Policy . 2010<\/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