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今天我个大家进行交流,我的心情忐忑,因为我们讲到“家”,我想对于我们每个军人来讲,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家”,是个诱人的字眼,她给予了我们多少爱抚、温馨、勉励和鞭策。在常人的眼里,家往往是指自己的家庭,但在军人的“字典”里,家既指个人的“小家”,也指集体这个“大家”。因而,军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小家”负责,而且更要时刻维护“大家”——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小家”和“大家”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一、“小家”与“大家”是辩证的统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小家”与“大家”犹如“细胞”与“肌体”一样互相依存,两者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有矛盾也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并可通过调节加以解决。
  “小家”与“大家”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着我们军人在建立幸福小家庭的同时,应首先想到集体、国家这个大家庭。俗话说:“大河没水小河干”,在国家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就不可能满足每个“小家”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要使“小河有水”,先要让“大河流淌”。我们军人离别“小家”,保卫国家,带来的是全国所有家庭的和平与安宁;而只有“大家”安全了,才有我们自己“小家”的安全。但“大家”又是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大家”富强的目的就是为了“小家”的幸福。因此,强调摆正“小家”与“大家”的关系,丝毫不意味着可以用“大家”代替“小家”,忽视”小家”的作用。
  可见,“小家”与”大家”的关系,是互相依赖、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正确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
  1、有“思其大而忘其小”的态度
  作为革命军人,就是要有为了国家和军队的大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小利益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翻开中国历史,“思其大而忘其小”有很多事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昭君出塞,为国家安全单身赴异域;岳飞抗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舍家别亲,奋战疆场。更有无数革命前辈,为了推翻“三座大山”,为了民族的和平和解放,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用满腔热血和青春年华推动着中国革命前进的车轮。和平时期,这样的“思其大而忘其小”更是比比皆是。大家都知道1998年的抗洪救灾,全军有许多家在灾区的官兵,没有一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去救小家,而是确保死守在抗洪第一线。更让我们感动的是1976年唐山地震后,唐山籍的官兵,没有一个脱离部队的统一行动而私自跑回家去抢救自己的亲人,而是毫不犹豫地随着部队抢救其他人,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法卡山、老山前线的战友们长期蹲“猫耳洞”,忍受着酷暑、潮湿、蚊虫叮咬,其艰苦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上甘岭”,但他们却为了祖国领土不被侵犯,视苦为乐,以苦为荣,豪情勃发:“碧血洒边关,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身居猫耳洞,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从这些战友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军人“思其大而忘其小”的博大胸怀和气度,尽管他们也有着深沉细腻的情爱和对家庭的高度责任感,也向往着与父母妻儿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但当现实要他们在祖国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时,他们无条件地选择了祖国利益。这就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高尚的牺牲精神。
  2、要把无私奉献作为军人家庭的基本道德规范
  无私奉献是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军人作为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成员,具有政治上的特殊性,因而必须自觉遵循这一道德规范。一个无私奉献的军人背后,都有一个以无私奉献为后盾的家庭的支持,那种把生活目标定在自我欲望满足上的家庭,是经受不起牺牲和奉献的考验的,也是难以在军人家庭的行列中站稳的。当然,生活从来不是单色彩的,有时自己的亲人可能会对你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作出消极或错误的评价和反应,那就需要自己耐心帮助,使他们开阔胸怀,看到“小家”外的“大家”,支持你为保卫祖国尽好义务。有一年,《炎黄春秋》上刊登了一篇专稿,叫做《世界屋脊有一群军人》。这篇专稿中有一节题为《写98封“劝降信”的妻子自己“投降”了》,讲的是青藏高原汽车某团副团长陈文耀夫妻的事。陈的家乡即开放城市兼侨乡广东潮州汕头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和他同时入伍的两个同乡战友复员后,一个在街上摆摊,一年轻轻松松赚个一两万;另一个在建筑队开车,不几年就盖起了一幢小楼。陈文耀的妻子沈丽萍是位归国华侨,饱受分居之苦。因此,妻子劝他早点转业回家。当地几家企业都向陈敞开了大门,欢迎他这样的实干家。他也可以到国外去经商,弄得好会很快成为一个富翁。三番五次写信,一封、两封、五封、十封,不多久便写了九十八封“劝降信”。但陈却全然不为所动,他向妻子施行了“反劝降”,讲事明理,晓以大义,既讲工作、生活的甘苦,又讲军队建设的需要,最后向妻子发出请求:“你来高原吧,这里需要我,也需要你!”妻子终于“投降”了,她的九十八封信没有拽回他,他反而把妻子从开放城市拉到了青藏线,在昆仑山下安了家。
  三、既要服从“大家”又要兼顾“小家”
  “小家”服从“大家”,并不是只要国家、集体利益,不要个人的小家庭利益,而是把“小家”和“大家”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在顾“大家”的同时,适当照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庭,这不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而是正当的要求。我们的党和政府,不但不反对军人建设家庭,而且通过拥军优属活动,千方百计地为军人的家庭排忧解难。因为“大家”的繁荣富强,归根到底还是让每个“小家”都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作为我们军人,在服从“大家”前提下,尤其是和平时期,兼顾一些“小家”利益,尽到为父、为夫、为子的责任,也是应该的。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革命军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应当集“有志者”与“有情人”于一身。一方面,军人应有志于保卫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宁;另一方面,军人又是有着“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兼顾一些家庭利益。如经常给亲人写写信;在爱人、孩子生日或其他纪念日时,买些小礼品,托物寄情,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经常给家里寄些钱去,在经济上给予补偿;每遇探亲,多干点家务活等等。农村籍的同志,在工作允许情况下,尽量把探亲假安排在农忙需要劳力的季节。某部一位参谋家里承包了三十余亩责任田,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产量总上不去。他得知这一情况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翻阅报刊杂志,注意把一些有关农业方面的新技术、新经验摘抄下来,以此来帮助指导家里科学种田。一年夏季,正值小麦灌浆时,他看到报纸上介绍一种“催宝素”的肥料,对提高小麦产量效果明显,就及时写信告诉家里,家里人马上买来撒在田间,当年亩产就比往年提高近百斤。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用知识帮助家庭致富,可以说是“大家”和“小家”两兼顾的范例。
  当然,照顾“小家”要有“度”,尤其不能因为顾小家而淡漠了事业。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留下这样一副对联,叫做“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柔情如水,几时流尽六朝春。”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确有相当一部分本来可以有所成就的人,仅仅是由于受了妻子儿女之情的羁绊,半生的事业被似水柔情所吞没,诚属可惜。“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小家”和”大家”的关系,把“小家”的幸福融于祖国的安宁和兴旺之中,那我们就能既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功立业,又能获得家庭的幸福和欢乐。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