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课题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强烈互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组织,也是区域社会的基本组织。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和社会服务。企业的经营环境已从传统的投资→生产→销售→赚取利润的单向循环环境,转变为受企业利益相关者影响的多元环境。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投资者、商业伙伴、员工、消费者、社区和民间社团等都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有眼光的企业家开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包括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维护职工权益等作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 先后发生的“光明”牛奶回炉、松花江支流重大污染、苏丹红事件“5.12”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胡锦涛主席在APEC回忆上也强调:“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显而易见,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
    经济全球化使人类活动打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改变了全球资源分配体系,同时也打破了全球地区经济平衡,激发了利益冲突与国际矛盾,其中企业社会责任是矛盾冲突中的一个焦点。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劳工标准不仅反映各经济体内的劳资关系、分配机制与经济体制,更反映不同经济体内在全球产业结构转移的动态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劳动成本梯度、资本梯度、技术梯度而形成不同地区、国家的各利害群体间的冲突、摩擦、矛盾,这不仅表现在一国内的社会经济问题上,更表现在国际贸易问题上。甚至是政治关系的问题上。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
    2.1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虽然对社会责任的定义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我们可以大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2.2 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由来
    就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为了解决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把“生产守则”与贸易挂钩的困境,于是,在1997年,由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AI)起草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
    近年来,欧美国家每每就劳工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指责。特别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指责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企业,以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压低工人工资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他们的标准就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而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并要求发展中国家无条件接受和实施。通过初步分析,SA8000并非仅仅是贸易壁垒垒问题,其另有深刻内涵。为此应在充分了解欧美国家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内容的基础上,作出认真的分析和思考,以期提出相应的措施。
    尽管SA8000在我国并不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可,但是它也是有突出的地方,以至于我们认为SA8000标准还是可行的。创立于1997年并于2001年修订发布的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是一个很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而且它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体系标准,任何企业或组织都可以申请通过SA8000标准认证,向客户、消费者和公众展示其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和承诺。一般认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围绕三个主要目标展开,即人权保障、劳工标准和公共环境保护。人权保障是基础、劳工权益是核心、公共环境保护则是制度各异的国家、企业集团与公众之间,建立基本沟通的共用平台,SA8000标准兼容这三个巨大的版块,SA8000标准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劳工的保护标准。我们应正确认识和对待SA8000标准认证,因为SA8000标准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符合当今企业管理的潮流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3.1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涵义及在我国企业的实施现状
    3.1.1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涵义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SA8000标准时一个通用的标准,不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不仅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用于公共机构。另外,SA8000标准还可以代替公司或行业制定的社会责任守则。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热同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SA8000标准从三个方面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最低的要求,并配套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3.2.1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存在的问题
    尽管SA8000标准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引入认证,但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效果来看不太理想。虽然通过劳工标准检查,使得劳工标准和劳工权益保护这一命题,在企业和社会范围内,获得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社会认知程度,特别是对于提高劳动者和雇主双方的权利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但这一运动在实际当中对于提高劳工标准和保护劳工权益的作用是有限的,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实施SA8000标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一、对SA8000标准的社会认知程度不高;二、对SA8000标准的价值认识不足;三、企业对SA8000标准的适应能力太弱;四、企业对实施SA8000标准的力度不够大、目的不明确;五、政府对企业实施SA8000标准的支持不够。
    3.2.2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所遇到的问题,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和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影响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在中国企业实施的制约因素,表面上是短期成本增加与长期经济利益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主人地位”概念与西方劳工“人权地位”概念的意识形态冲突,是强烈的扩大世界贸易地位的冲突与看似为“非技术贸易壁垒”的战略竞争,其实质却又更深远的社会的、历史的和经济的原因,其中就包括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冲突、世界人口格局分布失衡、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等。在这里仅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实施SA8000标准的内部动力与外部拉力、社会基础及政府态度、实施SA8000标准的相关法律环境等主要方面,对中国企业实施SA8000标准所遇到的问题,粗略地进行一些分析。一、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时企业实施SA8000标准的根本障碍;二、推动实施SA8000标准的内部原始动力不足;三、推动企业实施SA8000的外部拉力不够;四、政府推动实施SA8000标准的态度不明确;五、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法律缺失。
    3.3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意义
    SA8000标准的本质问题是落实以劳工保护为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我国企业恰恰在劳工保护方面普遍存在着大量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正式融入经济全球化,公司的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逐步深入地开展起来,中国的劳工问题也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关注。SA8000标准对中国企业产生巨大的国内国际压力,实施SA8000标准对我国企业短期内将产生两方面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硬约束”特征:一方面挑战我国企业劳工保护现状,企业要改善劳工保护现状可能会体现出短期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冲击我国企业外贸出口,企业不执行SA8000标准,可能直接体现为出口订单减少。因此,加快实施以SA8000标准为主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它将:
    一、有利于改善我国企业劳工保护状况;
    二、有利于改善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现状;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发展;
    四、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有利于优化我国企业治理结构;
    六、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全面治理的新要求。
    3.4 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一、尽快完善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1.积极推动我国启动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程序2.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法》及其实施细则3.加强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设4.构建广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体系5.加大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二、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科学引导1.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指导企业处理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关系2.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科学引导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管理3.优化推促政策,鼓励企业有序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4.提供优良公共服务,努力推动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5.加强标准理论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提供技术支持6.搭建通向国际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信度评估“桥梁”。
    在相关法规约束与政府的引导下,而能否更好更全面的承担并完成企业社会责任,与其本身的状况密不可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均衡的过程,因此为了保障自身利益的实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信息的需求,对社会责任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评价活动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及其现状
    4.1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和手段,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以便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社会效益。
    4.2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当前,有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的计量方法、报告模式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研究比较多地反映在社会责任会计中。而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但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对其涵义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1973年,戴维教授又发表文章,对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对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结果”的基本观点,奠定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基本框架。
    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责任会计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常勋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概念,由于大家认识角度的不同,因而对社会责任会计的表述有一些差异。有的学者是从它控制的对象和主体去认识的,较具代表性的有陈今池和阳秋林。陈今池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指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的计量报告。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公众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对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而阳秋林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学分支。另外,一些学者从它反映的内容上去认识,认为有狭义社会责任会计和广义社会责任会计之分,较具代表性的有王雪芳和仲修伟。王雪芳认为,通常所说的社会责任会计是采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主体的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而仲修伟的表述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对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进行反映、衡量、控制、分析和揭示。此外,学术界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计量方法和报告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问题、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社会责任会计基本假设以及社会责任会计的报告与信息披露等也是学者们深入探讨的课题。但鉴于我国国情和当前经济环境制约,目前并没有形成一致公认的理论体系。阳秋林曾基于传统的三大会计报表,建议企业对外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和社会现金流量表,提出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这是迄今为止构建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模式,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关于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形式的探讨也较多,宋献中、潘清平、吴俊等学者都有其研究观点。社会责任会计作为新兴的会计分支,与传统会计相比,其计量更具复杂性和模糊性,但是,它可以在传统会计计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就为社会责任会计的深度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五章 社会责任会计和传统企业会计的相互比较
    社会责任会计并不是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会计,其实二者有很多相同点:一、会计主体相同 传统企业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会计主体是企业,属于微观会计范畴。而社会会计主体也是企业,但属于宏观会计范畴。二、会计资料相同 社会责任会计所取得和利用的社会资料,同样来源于传统企业会计所取得和利用的社会资料。三、会计核算程序相同 社会责任会计业传统企业会计一样,其核算程序为: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一、观点不同 传统企业会计一直将企业看成一个单纯的盈利性组织,认为企业应以创造本组织利润最大化(或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为其宗旨,而社会责任会计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环境,认为既然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以及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就应该对整个经济社会负责。
    二、涵义及内容不同 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前的相互关系当作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活动。传统的会计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而社会责任会计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研究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和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研究的是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传统的企业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产品从开发、设计到最后的销售等全过程的成本。而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是企业社会成本,主要包括:社会物耗资本、社会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资源耗费成本、工伤及职业病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传统企业会计实现的是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它是企业收入减去生产经营费用的差额。而社会责任会计实现的是企业整体效益,主要包括:质量效益、环境效益、充分就业效益、社会保险及教育效益、外援效益和其他效益。
    三、会计对象和目的不同 传统企业会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研究目的是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有关经济信息和谋求企业经济效益。而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直接目的是通过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社会成本和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对政府及社会的贡献和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四、会计假设和原则不同 传统企业会计的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这三个假设基本适应社会责任会计,但传统的企业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不能适应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像传统的企业会计那样单纯地使用货币计量单位,而是采用多种计量单位并存。传统的企业会计原则有客观性、重要性、有用性、可比性等十二条。而社会责任会计除传统企业会计中的十二条原则外,还强调的原则有:1.社会性原则 2.强制和资源相结合的原则 3.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4.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5.法规性原则 6.一定的灵活性.
    五、报告模式不同 在会计报告模式方面,传统的企业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编制的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而社会责任会计既可用文字叙述会计反映形式,也可用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收益表、增值表等数字形式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报告。六、分析指标体系不同 传统企业会计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十大指标。而社会责任会计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按对象划分包括: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指标分析体系、对职工的社会责任指标分析体系、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指标分析体系、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指标分析体系、对社区和公益性捐赠的社会责任指标分析体系和对国家应履行的责任分析体系等。
    第六章 联系我国实际谈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措施
    6.1农民工问题的由来及其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怀着改变自身生存境况的强烈欲望,告别故土踏上到城市谋生的征程,经过十多年的延续积累,进入城市的农民们已形成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农民工”。
    然而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就处于一种“权利缺失”和“权利剥夺”状态。他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着强度最大的劳动,用自己的血汗换取相当微薄的收入,以此养家糊口,但其合法权益却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农民工个人权益及群体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些现象一般表现在:
    (一)劳动报酬低且难以兑现,拖欠、克扣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为了保证农民工能够较长时间在企业工作,还要求农民工交纳一定数量的工作保证金或是扣押一至两个月的工资等。
    (二)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安全工作条件差
    农民工通常都承担着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有的甚至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劳动安全条件差;他们往往没有法定休息日,有的劳动时间严重超长且不能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三)正常的民主权利缺失,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他们大多没有办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不少企业推卸法律责任,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死免责”条款。并且子女受义务教育权也没有保障等。
    6.2如何解决农民工维权问题
    解决农民工维权艰难问题,需引入SA8000机制推行社会责任会计  工伤、欠薪、裸体搜身、集体中毒、假酒致命……当一件件恶性事件一再围绕着农民工群体发生时,善良的人震惊之余不仅发出疑问,为城市作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为何频频受到伤害?这个庞大群体散乱、无序、缺少组织、整体素质不高,他们的权益保护几乎是无意识的,而各种显型、隐型的“体制性遗忘”、“制度性歧视”,正成为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重要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亟需法律和制度创新。在会计学领域,我们认为需引入SA8000机制,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维权艰难的问题。
    SA8000关注的劳工问题也正是我国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SA8000作为社会则让你方面的一个认证体系,不仅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而且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把社会责任和管理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组织尤其是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劳工效益。
    应该承认,接受社会责任审核或SA8000达标的确会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增加企业产品的劳动成本,但是也要看到利用SA8000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重新设计制造成本的构成是完全可能的。当今时代,单纯依靠低工资的劳动力降低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低成本应建立在高技术和科学管理及SA8000标准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员工的超低工资水平之上,或违反SA8000标准之上。
    我们必须认识到,SA8000标准既是外在市场竞争所强制要求的,也是我国企业也我国社会的内在改革以及文明进步所必需的,是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统一。以此同时,SA8000标准正在成为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值得出口企业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年。
[2]陈佳贵、黄群慧、彭华岗、钟宏。《中国企业社会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4]姜启军、顾庆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战略选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殷格非.《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年。
[6]江苏法律援助网. 我省农民工权益保护调研报告,2006年。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3
1.1研究课题的背景 3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 3
2.1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3
2.2 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的由来 4
第三章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4
3.1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涵义及在我国企业的实施现状 4
3.1.1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涵义 4
3.2.1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存在的问题 5
3.2.2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5
3.3实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意义 5
3.4 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6
第四章 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及其现状 6
4.1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6
4.2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6
第五章 社会责任会计和传统企业会计的相互比较 7
第六章 联系我国实际谈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措施 8
6.1农民工问题的由来及其现象 8
6.2如何解决农民工维权问题 9
参考文献: 10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