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同志们:
  作为区委书记,每年为干部讲党课,是一项必修课同时也是规定动作。今天党课的主题是“勤廉担当,奋发有为,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勤政”和“廉政”是2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也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长期修炼、始终秉持的政治素养。“勤政”是基础,当了党的干部,成为公职人员,就必须恪尽职守、勤于政事,认真负责地为国为民做事,而决不能得过且过。“廉政”是操守,手中的权力要用来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而决不能以权谋私、损公肥私。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做到“勤政”“廉政”,成为一名勤廉担当、奋发有为的好党员、好干部?我认为,要正确处理权力、责任、利益的关系,搞清楚当官“为了谁”
  “权力”,主要是指的公权力,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权力。“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有权必有责。“利益”,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始终不渝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三者的关系呢?有人讲,最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是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知道,权力和责任从来都是对等的,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要干多少造福老百姓的事。可以说,权力是思想前提,责任是行动核心,利益是价值基点,一定要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解决好“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当干部”这个根本问题,切实校准自己的从政“坐标”。具体讲,有以下三层意思要牢牢把握。
  一要牢牢把握“民本”这个思想核心。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是否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仅是情感问题,更是政治本色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真正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自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责为民所扛、利为民所谋。去年,我们开展了“大走访”活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村入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研掌握了一些社情民意,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全区民生领域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优质资源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句话,“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怀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沉忧患,本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宽广胸襟,扑下身子推动民生事业提升,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把人民群众期盼的事情变成我们要干的事情,把我们在干的事情变成人民群众赞成支持的事情,把我们干成的事情变成惠及人民群众的事情,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要牢牢把握“担当”这个价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为之焕然一新,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既要体现在干部的廉洁自律上,更要体现在干部的干事创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并围绕调动干部积极性,鲜明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一个人立身于天地之间,有担当是其可贵的处世品质;一个党员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有担当是其应有的政治品格。“为官避事平生耻”。身处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必须练就一副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铁肩膀”。“领导干部不担当,就是对党不忠诚。”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省市区也相继出台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目的就是让大家放心去干、放胆去干、放手去干,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敢干事、干成事,让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干部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当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既迎来难得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过硬干部队伍。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更加清醒地明大局、识大势,以对历史的担当、对社会的担当、对人民的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三要牢牢把握“实干”这个行动核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干事创业、不懈奋斗,就是党员干部“赶考”路上的“正道”,就是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防线的一个重要“原点”。再美好的蓝图,最终都要靠实干来变为现实。前不久,区委召开了四届*次全会,研究提出打造“*个区”、建设强富美高新***,也明确了“****”工作总体部署,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和发扬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怀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的韧劲恒心,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坚持聚力“四个区”打造、聚焦“三大攻坚”、推进“三大提升”、把握“一个关键”,创造性地抓好落实;攻坚克难、紧张快干,以“钉钉子精神”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矛盾难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心无旁骛、埋头苦干,把最主要的心思精力放在干工作、抓落实上,“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做虚功”,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cww)<\/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