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根据乡村两级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确定当年要办的实事,确定当年要解决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建立配套制度和措施,保证落实。特别是先进行教育活动开展之后,**县委一班人把深化和推进“两定一查三评”制度作为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总抓手,站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去谋划、去思考、去落实,全面推动了我县党的先进性建设,整体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认识,把实施“两定一查三评”制度置于构建和谐农村的背景下去谋划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纵向上看,我们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横向上看,我们与平川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差距很大;宏观上看,县级财政收入匮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微观上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仍然非常滞后,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思想解放程度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存在着硬件软、软件硬的反差,存在着诸多长期以来积累的方方面面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为此,县上专门组织了多次学习培训和研讨会,认为:农村的生产条件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要健全,农村干部的能力和作风要转变,农村的面貌要变化,农村社会要和谐,必须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必须搭建一个促进和谐的平台。而这个规载体和平台,无疑就是近年来经过实践证明的“两定一查三评”制度。五年来,**县下大力气落实“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县上共完成重点工程130余项,乡镇相继实施两定目标400余项,村级组织落实两定项目2100余个,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300余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践证明,“两定一查三评”制度落实有力的乡村,经济就发展,社会就稳定,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就强,农民群众就拥护,反之,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县上把实施这项制度作为“三农”工作 的总抓手,作为“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一项重大举措,县乡村三级联动,抓住不放,务求实效。 
    二、规范程序,把实施“两定一查三评”制度摆在推进乡村管理民主的高度上来要求
    一是在“定”字上做文章。确定两定目标,既是一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同时也是改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落实村民民主权力、加强村级民主管理的过程,定好了就能达到以上目的,反之,则会给目标的实施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为此,在目标的确定过程中,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四步工作法”,即把目标的确定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倾听民意,要求乡村两级党组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决策前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最大限度地倾听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保证决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是严格议事程序。通过不断的总结,我们按照上级要求,把决策村级事务的权利交给群众,实行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即:村里今年干什么,先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然后由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根据本村的财力确定意向后,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通过,然后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决策。这样做,有效改进了干部工作作风,从而使我们的乡村组织在确定重大事项时更加尊重民意,体现科学发展观。三是实行三级审查。村级两定目标,要由村级党支部审查,乡镇党委审批,组织部门备案,同时把该村年度工作目标印制下发到本村在外的工作人员和县乡包村干部,使他们明确今年所包村的工作重点,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两定项目的积极性。四是分解落实。将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签订责任书并进行公示,严格奖惩和考核兑现,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对竹村圪台头自然村原来是对竹境内非常不太平的一个小村,原来村干部想通过包村机关集资拓宽公路,后来经过征求群众意见,把项目调整到解决人畜饮水工程上来,工程实施时,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体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工作干劲,通过两定制度两年的运行,目前,该村干群一心,政治稳定,创造了风气正、人气旺的新局面,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德激动地说:过去咱也是村干部,现在也是村干部,村里的事定不定,完全不是一个样,定好和定不好完全不一样,好象咱也比过去能行了。
    二是在“查”字上念真经。查的目的是督促落实,为此我们把认真考核和严格奖惩作为查的关键环节,实行了双月例会汇报工作制度,季度进展情况公开通报制,年中督查责任制。一是把村级两定目标落实情况与村干部的工资补贴严格挂钩。去年,就有3名村干部的工资补贴由于目标落实不力而扣发。二是把县乡村三级干部捆绑在一起实行连带考核,凡是哪一个村的两定目标未完成,县乡包村干部要同时承担连带责任,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上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实行了严格的工作失误问责制。县上出台了《关于在全县推行党建工作问责制的办法》,对两定目标决策不民主,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贻误了目标的落实,或者造成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要追究乡村两级干部的责任。去年以来,有4名乡村干部分别受到了轮岗和停职处分。
    三在“评”字上鼓实劲。我县在“两定”工作的考评上主要采取了上下结合的方式,一是利用例会定期评议。县委组织部每逢双月召开例会;乡镇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直接把例会开到基层,开到工程现场,通过观摩,展开竞赛与评比;二是组织点题评议。由各乡镇党委牵头,县上有关部门参加,对进度慢或者项目难以启动的行政村,组织召开专门的会议。由群众质询原因,乡村干部答复原因,同时,共同研究弥补措施,现场解决难点问题;三是年底群众民主评。年底的“三评”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在干部述职、党员说事、群众质询的基础上,组织群众投票,分别对乡村干部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对党员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次。严格奖惩兑现。去年我县共有5名农村支部书记受到县委的嘉奖,有力地激发了乡村干部艰苦创业的积极性。
    三、积极探索,把实施“两定一查三评”制度作为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去落实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贯彻落实中央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四个文件精神,更要认真抓好“两定一查三评”制度的落实,因为这项制度的内涵,既是落实抓党建促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首先,通过两定可以使我们的乡村干部受到一次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可以把干部联系群众落实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同时,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
    其次,通过实施两定,推广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示范基地的措施,广大党员在村级民主管理和文明创建活动中建功立业,既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又使和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邢家要乡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程小红通过带头建立示范基地,努力研究核桃栽培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带领全体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使该地区的核桃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再次,县委抓住“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干部认可、群众欢迎的契机,开展了多层次的培训教育,开展了“我是党员我承诺”、“为党旗增光”演讲活动、“心连心扶贫济困”等多形式的创建活动,把党员学习培训、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等项工作内容,融入到实行这项制度的全过程,把长效机制落实到每一项为民富民实事中,达到了党员经常受教育,真心为群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目的。僧念镇段村,过去是全镇工作的老大难村,干部说话没人听,群众的事没人问,曾经有多年的集体上访活动,干部一听说到段村下乡就摇头。去年,该村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投资22万元,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0万元,完成了寄宿制学校建设,今年他们又把目标定位在发展生产,兴办加工业和养殖业上。通过实施“两定一查三评”制度,该村年年都有新项目,年年都有新气象,干群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共同求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
    四、努力实践,把“两定一查三评”制度放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检验
    “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实施以来,激活了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五年来,通过实施“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全县共完成人畜饮水解困工程29处,解决了3.1万农业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建设生态沼气工程11500个;拓宽县乡公路230公里,通村公路增加和拓宽300公里,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28个村;投资1.1亿元新建和改善校舍11.5万平方米;投资650万元改善了18所乡村医疗卫生院;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电话,100%的自然村通电。
    二是生产发展明显进步。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的促进了三大产业基地的建设。全县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大力实施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以苦荞种植为主的小杂粮基地建设,以“鸡、猪、兔”为主的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五年来,新增经济林2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增加了3倍,猪鸡兔存栏分别增加1万头、10万只和1万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3元,比2002年增长46.7%。2006年根据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在全省119个县(市、区)考评中,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列第72位,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位列第31位。
    三是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实施“两定一查三评”制度,提高了农村干部干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本领,提高了农村党组织驾驭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带头办实事,发挥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定”、“干”、“评”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明显融洽。据县信访局统计,我县由于干群矛盾造成的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呈逐年下降趋势。
    强化了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化。实施这项制度以来,县上积极引导,加以规范,形成了村级组织办事的一整套制度。最明显的就是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强了,参政议政的观念强了,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强了。实践证明,“两定一查三评”为我们保持先进性,建立长效机制搭建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就一定能通过这个平台,切准党建服务于经济建设脉搏,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铺平道路。佃坪乡党委书记任贵平同志在年终工作总结上说了这么一段话,发人深思,他说:通过定的过程,我们体现了民主,落实了科学决策,同时,化解了很多过去大量牵扯政府精力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评,组织和群众对干部进行了一次入木三分的“画像”,使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