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该文章免费阅读,以下是该文章的全部内容:<\/span><\/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 document.writeln("
<\/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允许农民以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农民从小块土地上解脱出来,流转土地经营权,形成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从而使土地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真正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的积极探索。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既能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又能充分地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从而有力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土地流转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土地改革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土地承包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中央会议精神以三个“不得”明确了流转土地的使用权限。
  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基层工作者却误解了“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简单的将这句话理解为只要是发展涉农产业,就不属于改变土地的用途;更有甚者完全对这句话视而不见。一些地方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去向漠不关心,片面追求土地的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流转,将大面积的耕地用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涉农产业,不断扩大“一村一品”发展规模,一些县区甚至将全县80%以上的耕地用于发展特色产业,但全国以发展粮食为主导产业的县区却寥寥无几。在一些地方,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地方政府会被兄弟县区瞧不起,被上级部门认为无所作为,党政领导还会失去被提拔任用的机会。
  这些年来,农药、化肥、籽种等农用物资价格居高不下,粮价低迷,种粮经济效益不高的事实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使得一些地方的决策者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种植粮食周期长,效益低,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只有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搞上去了,只要农民有钱,粮食可以从市场上买。但是,我们的一些基层工作者,包括一些地方的决策者有没有想过,当全国各地都一哄而上去发展特色产业,都去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时,又有谁来种粮食,我们拿着钱又去向谁买粮食。或许有人认为我是杞人忧天,说我国的东北有“北大仓”;说我国的江淮流域有著名的“鱼米之乡”;还会说欧洲粮食又便宜质量又好,或许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家想过没有,这些年来,我们的八亿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既不是靠“北大仓”,也不是靠“渔米之乡”,更不是靠欧洲的产粮区,而是依靠着农民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出的粮食。
  是的,大棚蔬菜、特色旅游、农家乐等新型产业是应该在广大农村中大力发展,因为这些是我国当前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难得的途径。但无限制的扩大特色产业的规模,不仅会严重的影响粮食的种植面积,而且也未必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一定要考虑国计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土地流转的具体工作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眼下看来粮食不是大问题。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我们不能忘记啊。当大饥荒来临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粮食,是八亿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广大农村的稳定,是城市居民“面袋子”里有粮食,而这些既不能完全依赖于“北大仓”和“鱼米之乡”,也不能寄希望于欧洲的产量区。因此,只有脚下这块养育我们的土地产出的粮食才是最可靠的。
  老百姓说得好:“囤里有粮,不慌不忙。”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各地区要千方百计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在生产粮食问题上,各级政府不仅要按照中央提出的高效、优质、高产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出产率;更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一方面要切实保护粮农利益,千方百计地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中央在新时期的农村土地政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再减少,粮食生产稳步提升。
  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各地区都要明确和落实粮食发展目标,强化扶持力度,落实储备任务,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今年12月15日中央一套的《焦点访谈》栏目对全国各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粮食种植面积不断缩小的现象作了报道,值得我们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起来。是的,中央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对于我们基层政府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实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我们必须从长计议,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通盘考虑国计民生。要确保耕地面积不再减少,粮食安全有所保障,各级党政机关的决策者就应当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关注土地流转的去向,不能只顾及眼前的经济效益。中央号召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前进中的问题。<\/td>"); document.writeln(" <\/tr>"); document.writeln(" <\/table>");